因此,真实战争可以用如下公式来解释:真实战争=绝对战争×摩擦×政治(真实战争等于绝对战争受到摩擦[机会]与政治[参战国的政治目标与态度]因素的限定)。这一公式不但可以使人更好的理解一切真实战争,还能够让人更加深刻的认识到领导能力、突发事件以及政策制定在战争中的重要位置。对于军事领导人来说,这一公式则揭示了自身在战争期间军事行动的限定因素。
其他相应原则均可由该公式推导而出。在克劳塞维茨看来,首先,基本战略必须针对敌方重心。这一最薄弱点有可能会千差万别,但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重心应当是敌人的武装部队(敌人武装部队的斗志必须被击垮);而在某些战争中,敌国的民意才是战斗必须对准的真正重点(美国在独立战争中的战略便是利用该原则的绝佳例子,而越战失利则是反例)。
其次,由于保持比取得更为容易,因此防御性的战略态势可能会更加强大,但是这种态势只具有消极目的——避免失败。因此,在可能取胜的情况下采取迅速、猛烈的进攻姿态将重新获得主动权,并能导致敌人斗志瓦解。
第三,由于战争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机会及精神或道德因素,因此伟大的将才在于能够激发部队的最大作战潜能并拒绝失败。此外还在于能够对包含物质与精神要素在内的全局进行冷静的判断与分析。用克劳塞维茨的话来说,“(伟大将领的)坚强心智即使在最为剧烈的情绪波动中亦能保持平衡。因此,纵使心中波澜起伏,洞察力与判断力依然可以发挥自如,正如惊涛骇浪中颠簸起伏的航船上的指南针指针一般”。
从19世纪70年代之前若米尼的《战争艺术概论》,再到其后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两位兵法巨匠的思想在美国军事院校的课堂上为人广泛阅读,教授学习;被军官们如饥似渴的消化吸收,并在此后成为美国军事原则发展的催化剂和19世纪在这个国家逐步展露的军事职业化的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