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更斯并不是唯一一个只注意到工业革命对受剥削的产业工人的消极影响的人。一方面,英国经济学家托马斯·马尔萨斯有一句名言:“国家财富的增长并不必然带来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另一方面,亚当·斯密认为个人对财富的追求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也就是“看不见的手”。而这两种截然对立的论断中间,我们会赫然发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存在。
马克思谴责资本主义的生产模式,但对此并不是全盘否定。马克思认为工业化尽管存在很多弊端,却是历史唯物主义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步骤。他强调资本主义对工人的剥削是最后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的必由之路。马克思虽然比邓小平早近两个世纪,但是两者的观点却有很多相同之处。邓小平改革开放的政策正是对马克思有关思想进行现代化改造之后在21世纪的中国应用的结果。
尽管过去和现代都存在很多误解,但是工业革命对西方资产阶级来说既是一种成就也是一种耻辱。很多人深受工业革命之害,同时却又有史以来第一次自己掌握了经济命脉。这是一个巨大的成就。同样,中国的改革开放对马克思主义来说也是如此,既是一个成就又存在不可避免的缺陷。其缺陷在于不公正的现象随着经济的发展变得十分普遍,缺少个人自由,人民生活水平长期维持在较低的水平,这些貌似与马克思的观点背道而驰。然而,它在维护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保持了经济增长,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不得不说是一个伟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