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的真相3》第1章 新闻中的“毒”食(23)

首先,这批产品在成品库里。是否已经完成"最后一道检测"不得而知,质检部门也没有加以说明,只能是蒙牛说什么就是什么了。其次,质检部门检测的应该是"最终产品"。也就是说,是即将卖到消费者手中的产品。如果蒙牛的这批产品尚未完成"最后检测",那么就不能算是"最终产品"。在通过了质量认证的企业里,应该是所有检测都已完成并且合格,质检经理签字放行,该批产品才算"最终成品"。如果还未被放行,那么也就存在着不合格的可能。在被抽到时,蒙牛应该说明还没有完成自检,要求抽检已经放行的批次。即使质检部门坚持检测并向社会公布,也应该说明该批产品尚未被蒙牛质检部门放行上市。当检测结果不合格并向社会公布,蒙牛使用这一"事实"来"澄清"也会非常合理、非常有效。奇怪的是,蒙牛是在受到诸多质疑和批判之后,才拿出了这个外界无法追究真相的"理由",实在是匪夷所思。

食品生产不可能做到"零风险",再严格再规范的生产流程也都有出事故的可能。抽检200个批次,198个批次合格,说明市场上的产品多数还是合格的。一批牛奶中黄曲霉毒素超标,本来也不算是多大的"安全事故",主要是反映出企业生产和质控流程上存在缺陷。如果能充分认识、认真改正,也并非不可接受。但是,从蒙牛高层的发言来看,企业认识和态度上的问题远远比生产流程上的问题更加严重。

最后,提一下蒙牛喜欢用的比方--"社会上存在杀人犯,确实不是我们能控制的",看似很有道理,但是请问:为了降低酬劳成本,而雇用杀人犯并纵容他们继续杀人,也不是能够控制的吗?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