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生活习惯决定学习习惯(6)

初三下学期开学后,为了让儿子更加卖力学习,“有钢使到刀刃上”,我和爱人商量后,向儿子许了个愿:期中考试若能考进班上前三十名,奖励儿子一套李宁牌运动服。为了得到这份心爱的奖品,儿子学习非常卖力,期中考试成绩揭晓,儿子在班上排第二十六名,欣喜之余,我慷慨地向儿子兑现了承诺,父子皆大欢喜。尝到了甜头,我又向儿子提出了新的要求:期末考试考进前二十名,奖励儿子摩托罗拉BP机( 那时BP机比较流行,对孩子来说是奢侈品 )。为了得到这件礼物,儿子确实尽了力。期末考试下来,儿子考了第二十三名。虽然没有达到既定目标,但为了照顾儿子情绪,我决定给儿子买个国产BP机。

我和爱人本来不大情愿,故而不太主动。降低了奖品标准,儿子已经不大高兴,加上迟迟不肯兑现,儿子心中的怨恨在增长。终于有一天,儿子向我们摊了牌:“你们合起来骗我,我再也不会上当了,谁要再学习谁是龟孙!”爱人刚要解释,孩子态度强硬地说:“我不想再听你们说什么,你们本来就应该给我买。这次只差了三名,上次我还超了四名呢?我现在才知道,你们就没打算买BP机,哄我学习才是真正的目的。把我惹急了,我不考这个破高中了!”

虽然我们随即满足了儿子的要求,但儿子却像泄了气的皮球,再也鼓不起劲来了。我们费了不少劲,给儿子做了很多工作,儿子还是没有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接受了这次深刻教训,我再也没有给过儿子物质方面的奖励。儿子生活、学习上的必需品,我们都会尽量满足,但不会以提高学习成绩为条件交换,更不会以功利为目的。

后来,我接触的众多案例,也充分反映出物质奖励的弊端。有的家长和孩子做交易:我奖励给你什么,你达到我哪些要求。有的孩子向家长提要求:你给我买部手机,我保证好好学习;你给我买台电脑,我一定学出样子给你看。结果是不约而同:家长满足了孩子的要求,孩子却兑现不了当初的承诺。要说孩子有意骗家长,也有失公允。孩子也想提高学习成绩,得到奖品后,孩子也会努力一阵子,但随着奖品新鲜感的消失,孩子的学习热情也随之下降了。

物质奖励为什么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呢?因为物质奖励是低级的、庸俗的激励手段,它不能给孩子带来持久的学习动力。人对奖品的热爱程度取决于他的需求程度。现在的孩子,物质需求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满足,物质奖励已不能激发他们的热情。即使极具诱惑力的物质刺激,带给孩子的心理冲击也是表面的、阶段性的,而不是深层次的、持久的。而稳步提高学习成绩,需要的是对知识的探究兴趣、踏踏实实的学习态度和持之以恒的努力,这些是物质刺激难以达到的效果。

实践证明,物质奖励非但解决不了孩子的问题,还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第一,物质奖励给孩子的是消极心理暗示。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