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哲学
《周易》以“变易”为名,系心生活中情境的变化,情境对个体及其环境的影响,个体如何应对变化,从而即使不尽取其利,也可将损失降到最低。就此而言,它体现了中国哲学的实用导向。从性质上看,并非整部《周易》都是哲学文本。其中最古老的部分写于公元前9世纪,实为卜筮而作。它既然用于实际的占卜活动,难免零碎,缺乏严格的系统。《周易》文本有意思的是背后的隐义:关于世界的预设、世界不同部分间的关联、事物间的关系、因果联系的复杂性、流变世界中人的位置,以及个体行为与反应的重要。
战国及汉代的思想家关注《易经》,努力挖掘其中的深意。附于《易经》的传注深入反思《易经》及其方法与应用。这些传注如今已经成为《易经》传世文本的一部分。本书第十章将对它们进行更加细致的探讨,尤其着眼于秦代之后中国哲学的演进。《易经》以及同时代其他一些富于生发力的文本,它们所贡献的观念和主题推动了宋明理学的发展,同时也是接纳佛教思想以及促进佛教后续发展之具。
我们在这里有必要将《易经》中所蕴含的若干主题提出来加以讨论。理由有二:这些主题广泛呈现于中国哲学各领域的学说,同时它们也建构了中国哲学的显著特征。事实上,《易经》这部书涵括了中国哲学之思的各种要素及概念框架。因此,认识这些要素将有助于我们正确评价中国哲学中的论辩。在第十章更加细致地探讨之前,我们在这里先简略勾勒一下《易经》哲学的一些重要特点。下面讨论的七大特点将在第十章加以展开。
(1)观察的首要地位。《易经》强调,对于反思来说,观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甚至,观察可能还在程序上先于反思。《易经》中的预测与规定均以观察为基础:观察世上的联系,运动和变化。人们通过观察感知样式、规律性和关联性。与《易经》的这一思路接近,不同派别的思想家都将观察作为各自的出发点。例如,思想家沉思社会、政治和伦理生活,正是对社会中的腐化与自私现象做出回应。基于自身的经验,他们提出了不同的理想和解决方案。思想家,尤其是后期墨家反思语言以及语言与实在的关系,着意考察语言这一文明产物如何能够反映丰富多元的世界。概言之,在早期中国哲学关注的各种领域中,一个明显的特质是注重经验,从对世界的经验与观察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