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谬误在大学校园之中屡见不鲜,程度令人吃惊。在准学术圈子,大家常争论某些书籍不可以在校园流通,因为会制造散播错误信息。
发言者被嘘下台,因为听众“知道”他们言论的荒谬而不需要听其论证。有些学生组织还制定了“诉诸无理”的政策,拒绝让校园沦为散播错误的平台,就算是民选政府的政要也时常利用这样的谬误。
这个谬误的魅惑版在美国哲人马库色(Herbert Marcuse)的笔下曾经出现过,但现今已被人遗忘了。尽管20 世纪60 年代他在学生激进分子中的地位有如主教般崇高,他在他的著作《纯粹宽容批判》(Critiqueof Pure Tolerance)里提出了一项有趣的观点:宽容可被压迫,因为它允许错误的传播。我们要如何发现错误并防范呢?简单。猜猜接下来谁要来告诉我们。
当你自己在使用“诉诸石头”时,你必须有绝对的把握,认定那些提出反对事实或论证的人是完全脱离常规的。就如同法官判陪审团藐视证据之罪一样,你要清楚地告知对手他所说的不符合常理;而当你的对手已经超出可理解的常理及正当的规范时,他所谈论的便已不再具有讨论的价值了。
言论自由是可以的,但这是有条件的。(“有条件”的意思,代表你并不赞同自由。)
当你能掌握大局时,你可以表现得更为强烈:“我不管现在几点了,立刻给我上床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