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外》小益而大公(1)

小益而大公

香港中文大学

没想到,我第一次来香港的第一件事是认识一株桑树。

第一天到达香港中文大学,走在一条小道上,忽然瞅见身旁一个可以平视的牌子。硬质的白色半透明的圆角卡片是这瘦瘦的树的身份证:“桑,Morus alba,White Mulberry,桑科Moraceae,香港中文大学”,左侧是条纹码,牌子上端有两个小孔,绳子穿过,恰好环绕树干,成一条美丽的项链。

这是我第二次当天使成长营的志愿者,天使成长营是小天使行动基金(LAA)的项目A-Action 中的一个环节,旨在“选拔本年度‘天使项目’团队进行经验分享,并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对参加成员进行集中能力培训,提高志愿服务及公益实践的能力”。

慕着“慈善之都”的美名来学习公益,这个小牌子就给我上了第一课:或许公益就是对最普遍、最平凡的生命报以尊重。

教学楼门口拐角放置的雨伞;刚擦完地的阿姨迅速摆好的“小心地滑”的提示牌;草坪间的亭子柱上“晚上请保持安静”的贴示;方便快捷的自行车停靠点;停放井然的汽车;独立规整的垃圾站;一步一景的绿色园地……这开阔美丽的港中大给我上了第二课:公益也是公德,是在点滴之间为人人的方便和舒心服务。

正式的课程开始了,是三天的义工培训,在港中大的社会工作学系。

精心组织的团队游戏、户外活动、角色模拟和悉心讲解等等,这些组织者所设计的培训内容都引人思考。我还记得他们自我介绍时, 让大家握紧拳头,再用五个手指头表示义务工作需要的五个品质,一个一个展开,最后张开双手向身边的人问好。三天的培训体现出这几位培训师的专业素养,和自身对义工的深刻理解、丰富经验。由于我们团队中很多是中小学的学生,所以培训会更多照顾他们,而其目的和意义都是能被我们稍大些的孩子看出个所以然的。不过我每天问自己:你真的理解看似简单的培训内容吗?真的理解“所以然”吗?

我了解到,义工培训在香港已经发展成一种产业了,不管是否盈利,都普遍正规、专业、系统化。很多的培训机构铺展开的面是社会性的,走进企业、学校、政府等各个领域和单位。这种产业,更是一种风气。换句话说,这样的义工培训被需要、有市场。

我希望这样的义工培训可以在内地发展起来,特别是针对学生。现在很多中学的志愿服务都“学分化”了。很多人大概只把它当做义务劳动(当然这也是一部分),比如站站岗、擦擦地,还有迷糊的人大概是被志愿的。这很大程度上让我觉得不是学生品质和态度的问题,而是环境和认知的问题。若是从小学开始,有培训师为孩子不仅讲帮助、关爱和奉献(而非流于思想品德课的模式),更与孩子讲怎么样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人,到底怎样行动起来才可以称作“志愿者”,会更实在。这样也令他们服务的单位更放心了。不过这样的义工培训应该由一些有公益精神的人去主张、去带动、去资助,不然这活儿真的够辛苦。

第三课:义工的专业化训练是在细节上为提高志愿服务的质量做的有效铺垫。香港义工普遍实在、严谨的态度是:不强调个人的志愿精神,而看重服务本身带来的实际效果。这样的风气让社会实现义工“产业化”,能够系统、良好运转。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