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焦虑从哪里来》要革命还是要建设(2)

追求公平要算马克思最为典型。他提出的共产主义理想就是一个典型的公平理想。他提出“各取所需”的分配方案。他认为只要“各尽所能”就能做到“各取所需”。从马克思时代的现实出发,他也承认当时做不到,但是科学无限发展,最后就能够各取所需。马克思死后的100多年里,科学确实得到空前的巨大发展,可是人们的欲望发展得更快,不满足的感觉越来越强烈。这一事实至少可以说明,在可见的将来“各取所需”是做不到的。遗憾的是,确有一批追求公平的热心人士不遗余力地追求共产主义“各取所需”的理想,还突发奇想,要跑步进入共产主义。这种对幻想的迷恋造成人类历史走入歧途,差不多有100年之久。可怕的是至今还有人执迷不悟,梦想一个完全公平的社会。尽管马克思的理想已经有事实证明其不可行,仍然有无数人对此充满着希望。计划经济是追求公平的,尽管没有成功,但是照样有许多人至今还在追随。这证明对公平的追求永远有无限吸引力。

马克思片面追求公平,对效率没有下过工夫研究。有人说马克思的公有制理想,是对效率有益的。人们不受剥削,会有更高的生产积极性。马克思一生对真正的经济学问题,如何通过优化资源配置,避免浪费,创造更多的财富,没有发表过有价值的意见。所以大家称马克思的经济学是革命的经济学,称主流经济学为建设的经济学。严格地讲,革命的经济学不能算是经济学,应该说是政治学,它想要解决的问题不是如何提高社会的财富创造,而是如何做到人和人的经济公平。马克思提出的办法,是取消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实行共产主义,最后做到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应该承认,生产资料的私有制确实导致社会的经济不公平,公有制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但是难免又发生权力的不公平)。可是公有制极其缺乏效率,它自然会转变成吃大锅饭的制度,社会的经济效率越来越差,社会越来越穷,最后搞得大家连饭都吃不上,更谈不上各取所需了。实行公有制实验的国家无一例外地走上这条路。在走投无路的时候,不得不改弦更张,重新走上了私有制和市场经济。转轨后的国家有的搞得好,有的差一点,但是或多或少都有较高的经济增长。其中中国是最出色的,不但帮助三亿人摆脱了贫困,而且创造了几千年从未有过的经济奇迹。

尽管改制取得了成功,公平的减少也造成许多问题。由于市场和非市场因素所造成的收入分配差距越来越大,社会矛盾越来越显著,于是追求公平的呼声变得更强烈。如何协调公平与效率的问题,可说是未来中国前进中最重要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会影响到一切方面的决策,如所有制的发展方向、税制的改革、三农问题的解决、城乡差距的处理、对待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态度,甚至关系到政府的功能、政治制度的选择,等等。如果对公平的要求太高,将会损害效率,造成经济倒退,甚至再次陷入贫困;但是忽视公平则难免社会动乱,造成重大损失。

要实现公平并不太难,通过暴力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我国的土改,城市里对资本主义的改造,都不超过一年,而且没有遭遇强有力的抵抗。因为公平的口号非常有正义性,抵抗者在道义上失去了正当性,得不到大多数人的支持,只好乖乖投降。然而暴力实现的公平只能消灭富人,不能使穷人变富。物质贫乏的困扰仍然存在。初步实现了公平以后,摆在大家面前的还是老问题:怎么使穷人致富?社会财富不增加,大多数穷人还是穷人。这是暴力革命之后普遍存在的问题。苏联革命如此,中国革命如此,古巴革命如此,尼泊尔的“毛派”革命同样如此。现在全世界最大的追求公平的组织是印度的印共(毛),拥有1.8亿人口,近5年来的武装斗争导致2 500人死亡。印度的中央政府对其毫无办法,因为没有什么政策能让这1.8亿人获得收入的改善,也没有什么能够阻挡这1.8亿穷人追求公平的强烈愿望。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除了满足了权力欲望,在物质上依然贫困。统治者为了推脱责任,往往说贫困是帝国主义封锁造成的,是阶级敌人破坏,等等。我们曾经发明了阶级斗争的武器,把贫穷归罪于阶级敌人,动员全国搞阶级斗争,可是这样内耗的斗争必然是越斗越穷。改革开放之后,放松了对公平的追求,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从而提高了效率。在这方面有的国家走得远一点,有的走得近一点。像古巴,就没有走多远,至今保有很好的公平,全民享受免费教育和医疗,但是在解决贫困方面,非但没有进展,而且今不如昔。与中国相比较,朝鲜的贫困相对突出,现在也不得不开放一点自由市场,建立经济开发区,等等,但是能走多远?将来朝什么方向发展?大家都在拭目以待。可以预计,每个国家的前途会怎样就看它如何平衡公平和效率。中国进一步改革的方向,也取决于这个平衡点如何选择。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