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樟柯》找到人生目标(4)

“爸,你给我3年时间,如果我什么都没考上,就回家开家肉店,也能养活二老!”

贾联凯听儿子这么说,笑了,当即拿出了所有的积蓄,资助儿子去准备考试。

贾樟柯的父亲和母亲都是特别开放的人,他们给了儿子尝试的自由。在一九九一年的时候,对山西县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这是个很大的事,我父亲和母亲开会研究,贾樟柯母亲说过,孩子还小,就让他试试,行不行折腾几年就知道了。

贾樟柯确定放弃学美术准备考电影学院的时候,国内关于电影方面的书籍和教材品种奇缺。为了对付电影知识的考试,贾樟柯骑着自行车走遍了所有太原的书店图书室,最后买了一本浙江教育出版社的《美学原理》,里面大概有十几页是关于电影的知识,然后又买到了一本《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剧本选》 ,就是靠这两本书点滴知识进行的第一次考试。他在回顾这一经历时说:“九十年代初我想考电影学院,在太原买有关的书,一本《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剧本选(下)》上集找不到了,一本大学美学教材《美学原理》,里面有一章大概7至8页的内容介绍什么叫蒙太奇,什么叫长镜头。那时侯整个电影的资讯是垄断的,所以当时非常强调平等精神,但现在想看什么都可以。那时不要说看马丁?斯科塞斯的访谈的书,连他的电影都没看过,而导演的训练很重要的部分就是电影史的介绍。拍电影实际上是导演对社会的观察能力对历史的感受对媒介的理解。光靠天性的导演是支持不了多久的,还需要对电影这个媒介和历史有一种很深入地了解。训练不仅仅是技能,还包括你的专业素养,这包括电影理论的学习、电影语言的学习,电影的历史的学习,对电影这个媒介的认识。很多导演是青春期的导演,精力体力也很好、叛逆加上对生命的感受,但几年下来就消失了。我所认识的所有的著名的导演,在聊天时没有一个不是对电视史侃侃而谈,没有一个没有一套自己的电影理论。意大利裔导演马丁?斯科塞斯对意大利历史的尊敬和了解是非常惊人的,而阿巴斯本身实际一个电影理论家。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学电影可以不上电影学院,但一定要有一个途径去了解电影的历史。”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