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句话虽然文雅,其实很富有嘲弄意味。很有些个众人皆浊而我独清的清高。有点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的寂寞,甚至也有点老聃式的无可奈何的冷幽默。
而这一章对于“我”即立论者老子本人的(淡)泊兮、未孩(不会笑)、傫傫——疲倦而又闲散、愚人之心、沌沌、昏昏、闷闷、顽、鄙、独异于人的形容描绘,则显然带有自嘲与愤慨。
有什么办法呢?智商高的人从数量上讲肯定少于智商低的人,他们或他一个人常常被智商低的数量多得多的俗人所排揎。独立思考的头脑常常少于别人害怕我也就跟着害怕的怯懦与呆木的头脑,常常反而被糊涂人认为是愚傻顽劣粗鄙犯呆。智者常常能够原谅与包容愚者,而愚者是不能原谅和包容智者的。智者的智,令他们感到的是骚扰、是压迫、是吃饱了撑得慌,是对比了自己的愚,是寒碜自个儿。尤其是小有聪明实际愚蠢得够戗的那种人,他们预感到自己在智者的面前会显得多么矮小寒碜,自命不凡的小文人与小小的自以为是会思想的人,更是视智者为不共戴天,叫做必欲除之而后快。
为真理与人众而苦苦思索而承担迷惑与痛苦的心灵,为了历史的前进不惧怕付出代价的真正高尚的心灵,是无法被自我感觉良好的、不求甚解的心灵所容纳所理解的。
顺着这个思路发展下去,老子也许会捎带出老年间的中国式易卜生主义的色彩。但是毕竟不同,老子的整体学说的圆融与神奇,老子的智慧的涵盖性、辩证性、包容性与东方式的自足与自慰,使老子终于进入了并带领数千年的读者进入了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而不会太过于煽情地与众人对立,也不会吐块垒而过分激烈。孔子也提倡怨而不怒,思无邪,况高明如游龙(《史记》上记载的孔子对老子的印象)的李耳大师乎!
唯唯诺诺与摇头呵斥,相差能有多少呢?善良美好与恶劣丑陋,相差又有多少呢?这个话比较好说一点,所以老子一上来先说这个不争论的话题。西方的说法则是,任何表白都是不必要的,因为对你抱有好意的人,你不必表白;对于你抱有恶意的人,你表白他们也不信。西方还有一种不太严肃负责的一棍棒打死的说法,将一切争论说成是“口水战”。这一辈子我见到过的争论也不少了,仅仅听两方面的讲演,仅仅读两方面的文字,你是什么也得不到的。为争论作结论或暂时作一判断的力量,不在争论之中,而在争论之外。
但是其后紧接着说,别人畏惧躲避的,你或我也不能不躲着点,这样荒唐的事还方兴未艾呢。
老子说得现实、实在,明知道争斗的双方“饮水差知等暖寒”(出自钱鍾书诗),却还不得不跟着有所规避,荒其未央哉——这样的荒唐还正来劲呢!
让我们在此章的最后讨论老子讲述的最初,他是这样开始此章的,只有四个字:“绝学无忧。”
四个字,神龙见首不见尾,潜龙勿用,见龙在田,潜龙在渊。
如《史记》上记述的孔子所言,老子的此话像一条龙,神妙莫测,如龙的尚未腾飞。它简约而又含混,另类而又含蓄,惜墨如金,似天机不可泄露。
我接触过的多数版本以此四字作为此章的开始。也有的将之置于上一章之结束。解释则无大异,认为老子说的是不要去学那些世俗末学,抛弃圣知礼法的学问,也就没有忧愁、忧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