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留下第一印象的机会只有一次(2)

第三个过程是“行为动力”(Behavioral Dynamics) 。人们会做出某些行为,这些行为有助于让他们对别人的初步印象转变成真。在一项研究中,面试官以考试成绩和简历为基础,对求职者形成了初步印象,然后进行实际的面试。如果面试官已经对某位求职者形成了良好的初步印象,他们就会在实际面试中向他显示出积极的信号:即更多地“兜售”公司,提供更多的就业及公司信息,较少向求职者提出资料要求。如果面试官认为自己会喜欢某位求职者,他们就会与这位求职者建立更融洽的关系。还有一些研究表明,当人们相信自己在与一名胜任某个职位的聪明人交流时,他们会向对方提出问题、提供机会,以便让对方展示才干和智慧。可见,行为动力机制倾向于巩固人们的初步印象和声望,并倾向于让这些印象成真,即使它们一开始并不是真的。

第四个过程是“偏见同化”(Biased Assimilation)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在理解和解释较迟的信息时,会让它们与我们原有的信念和判断相一致。

查利. 瓦隆(Charlie Varon)是一位喜剧演员、剧作家和表演艺术家,有人请他在2001 年加州医学协会(California Medical Association)会议上发表演讲。观众本来预期会在午餐时看到喜剧。但瓦隆与东道主合作,将自己装扮成虚构的阿尔宾. 阿维格尔(Albin Avgher)博士。面对由医生和律师组成的观众群,他利用捏造出来的各种统计数据,讲解了他的“人际交往理论”。在观众们被告知这是一个玩笑之前,大家几乎都相信了瓦隆是货真价实的人类基因学博士。当观众发现他的讲话中有一些内容很奇怪时,他们就解释为是自己对这方面不了解,尤其是缺乏具体的知识。但如果瓦隆一开始就被介绍为表演冒牌博士的喜剧演员,观众对这个演讲和他的专业知识就会有极为不同的看法了。

很多行为都是模棱两可的,比方说,某个人是古怪、聪明,还是仅仅不擅长社会交际呢?人们如何解释他们所看到的东西,取决于他们在看到这个东西之前的预期。实际上我们所看到的就是我们所期望看到的,因此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你带着有权力或是有才华的声望进入某个环境,就更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不管你做了什么,在你离开那个环境时,你有权力或是有才华的声望都获得了进一步的提升。印象和声望是持久的,因此,早早树立起良好的印象和声望,是你掌握权力的重要一步。

印象的形成非常迅速,而且第一印象相当持久,这些事实对你的成功之路而言具有两个重要意义。首先,如果你发现自己在某个工作环境中存在形象问题,这里的人对你的印象不好,那么不管是基于什么原因,你都最好离开这里,去寻找更好的地方。听取和重视这个建议对很多人来说都非常困难,他们往往想要证明,自己可以通过勤奋工作来改变形象,并改变别人的看法。但是由于前面列举出来的各种理由,这样的努力不仅很少能奏效,而且还会消耗大量的精力。因此早早树立起良好的印象和声望,是最好是到一个新的环境中去展示你的那些正面品质,在那里你没有必要克服如此多的负担。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