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避险:预警未来中国经济44个谜底》顽症为什么久治不愈(1)

一个评论家把中国与好莱坞的惊悚片《生死时速》联系起来,中国就好像一辆装有炸弹的大巴在路上飞奔,而一旦速度小于每小时50英里,它就会爆炸。这个比喻很贴切。如果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低于8%,灾难可能就会发生。大部分新建的基础设施将会毫无用处。过剩的产能将在很多工业存在很多年。房地产泡沫将会破裂,而银行系统将面临大规模坏账。

——美国波士顿GMO公司报告

国内2007年“防过热、防通胀”时,次贷危机还没有发生。所以,不必文过饰非也不必讳疾忌医,我们该勇于承认泡沫与投机是土生土长的,不能老是重复“一场突如其来的什么”的句式,把病因归咎于外部。你常见妈妈“打地哄孩子”——小孩摔倒了哇哇大哭,大人拍打地面说:“都是地坏,绊倒了我们家宝宝!”——遇到问题不先反省自己,总想找理由责怪或推诿给外部,这是不是一个坏习惯?国内经济生了病,必有其内在的患病机理;比如斯密就发现中国经济有“非自然发展路径”:早先是极端的重农主义,每个人只想占有土地;后来是极端的重商主义,每个人都想投机牟利。

人常说病从口入,严重的消化不良与产能过剩,就是填鸭式投资的后遗症。朱镕基的原话是,“几年的投资等于过去几十年的总和,可怕呀”!国内投资靠盖房子,消费靠买房子已经席卷全国,风行了8年,社会成了一个靠盖房子、买房子过日子的社会。中国GDP仅占全球总量的9%,却连年吞食着超过全球总量60%的水泥,50%的煤炭、50%的钢材,连年新建出占全球总量50%的建筑面积。中国的GDP只占美国的1/2,但一次性耗能24.32亿吨标准油,已超过美国的22.86亿吨,耗能世界第一,碳排放也是世界第一。为什么消化不良、产能过剩?还不是想一口吃个胖子?各地抓时间、赶进度和任务加码,不都是急于增肥吗?

国内的GDP增长,一扣除CPI就大打了折扣。而GDP总量,再一摊到人均头上,变成了折扣上再打折扣。“如果人口实际上增长很快,那么为了保持现有的消费水平,资本的增长率也要很快才行。因而,那些表面增长很快的国家,实际人均GDP的增长并没有那么快”(达斯古普塔语)。因而,你也看出来了吧?不怕人多,就怕人少的“人口红利论”,不就是大跃进年月的只求多快,不求好省吗?不也是如今的不怕发烧,就怕降温吗?

超发货币,导致我国经济的浮肿痴肥显而易见:47万亿GDP,约等于我国土地、劳动与资本的年产出。47万亿的年产出,却膨胀出一个总资产120万亿的银行体系,释放出一个广义货币总量90万亿的M2(约合14.2万亿美元,同期美国M2仅有9.6万亿美元),透支出一个28.33万亿(约合4.5万亿美元,同期美联储仅有3万亿美元)的央行总资产。国内广义货币M2超出GDP189%(同期美国M2与GDP的比率仅为64%),超出比率首创世界第一。我国的GDP仅为美国的1/2,各项货币指标反倒超出美国30%以上——广义货币M2(14.2万亿美元)超出美国(9.6万亿)33%,央行总资产(4.5万亿美元)超出美联储(3万亿美元)34%。这些超出,都源于人民币20年间的超发,超过了美元200年来的发行量。

这不能不让人倒吸一口冷气。除了津巴布韦与战后的德国,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M2增长是高于GDP增长的。经济总量,竞争实力,居民收入乃至整体社会财富远远不如美国的我国,短短5年内央行总资产暴增为4.5万亿美元,远超过美联储的3万亿美元和欧洲央行的3.5万亿美元,跃居为全世界资产规模最大的中央银行。常说什么房价泡沫、资产泡沫的,说穿了,不就是货币泡沫吗?什么是货币泡沫?不就是日夜加班印纸币吗?货币发行是个事前秘而不宣,事后已放大成金融杠杆的过程,离开监督与制约怎么行?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