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述思说中国:中国各阶层的矛盾分析》功利“国考”

每年一度的国家公务员考试由于人数众多、竞争惨烈、备受瞩目而被习惯性简称为“国考”。

2011年10月25日零时,2012年国考网上报名结束。截至当天19时许,通过资格审查人数达110余万人,总竞争比例为62:1。竞争最激烈的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一职位,招录比达3619:1。

尽管热度袭人,但细心的媒体还是发现:相对于2011年,无论是报考总人数还是单个职位热度,2012年国考首次实现“双降”。

甚至有人据此认为,这预示着国考在历经多年持续升温后,迎来了理性的拐点。这个乐观的论断下得有些草率。

首先,从总体报考人数上讲,仍呈现出百万大军过独木桥的惨烈局面。这说明,公务员职位的收入稳定、福利优渥仍充满巨大诱惑。而总体竞争比例的下降,最大可能是由于更多人面对激烈的PK自觉地知难而退。与其说这意味着理性,不如说是一种无奈。

真正理性却体现在报名者的意愿中。

比如中央党群机关平均职位竞争比例最高,为131:1。这说明,位于京城、单位级别高、福利待遇优越的职位仍受青睐。其中有实权的职位受欢迎,清水衙门遭冷遇。

相应地,来自沿海发达地区的职位受青睐,而西部边远地区普遍遇到“招公难”。

尽管国家公务员局上周已晒出百余冷门岗位,希望考生报考,但截至24日19时仍有71个职位通过审核人数还尚未打破零的记录。各省市气象局共计27个职位无人报考,海事局13个职位无人报考。来自基层的哈尔滨铁路公安局至今无人报考。其备注信息被认为给想到公务员队伍中享福的人兜头浇下一盆冷水——到岗后需在基层所队工作一年,经常加班,较适合男性等。

这种反差表明:即使在全社会公认的位高权重、条件优越的党政机关,苦乐不均的现象相当突出,都是为人民服务,咋形成如此大的体制性待遇落差?这亟待引起决策层关注。从最初的制度设计看,所有机关人员都按级别从财政领工资,如何后来发展到因为工作岗位不同竟使个人生活品质水平悬殊至此?

很多报考者不关心这些,他们只看结果——谁待遇牛,钱途好报考谁。

作为人民公仆的预备队,报考者本应显露出党员干部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情怀,集中争夺那些压力大、待遇差的艰苦职位。遗憾的是,他们却集体决绝地作出相反的选择——假如最终有幸胜选,这样的人充实到未来的公仆队伍中岂不堪忧?

其背后是全社会功利择业的一次集中彩排。也就是说,不少人择业不是首先因为理想、志趣、特长,而是为了达成赤裸裸物质和权力欲望的满足。这在商业组织尚可以在守法的前提下得到理解,而对于从事社会管理工作的政府公务员——一种从事高层次公益工作的人,仅仅抱着这样的目的报考则很危险。

之所以如此,有报考者个人素质境界等主观因素,也有社会信仰缺失、价值迷失等客观原因,当然还有转型期体制沉疴的助推,更有个别官员贪腐带来的逆向示范。

如此赤裸的功利选择,只能促使选拔者在日后的遴选中慎之又慎,千万别忘“德才兼备,德字为先”。

更危险的信号是:本来应集中觉悟高、能力强、肯奉献人才的公务员职位被全社会进一步公认为有权势、有地位、有油水且终身不失业的金饭碗。尽管有偏颇之处,其中深层体制因素却发人深省。这才是考生功利择业的真正诱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