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上基督的信徒有许多,其中不乏大善之人,更不乏大恶之人。有的人信仰耶稣,却带有不纯的目的。他们本身是有罪的,所以期盼通过信仰耶稣而得到救赎。但三毛不同,她对耶稣是那样纯粹,是为了信仰而信仰。因为只有内心真正纯净的人,才能感受到耶稣对世人的那份悲悯之心。
金陵幼童(2)
来到南京后,陈家变得宽敞了许多。三毛也有了更多玩耍的花样。
你可曾记得当年的金陵幼女,在炎炎夏日,开心地,毫无心机地笑着,笑得那样开心,那样快乐,那笑声让整个世界都变得多彩而唯美。在那盛放着黄绿色的小花的梧桐树下,骑着竹马绕着圈跑。竹马脖子上的铃铛跟随幼女的笑声而铃铃作响。
那恐怕是三毛一生中最开心的时刻。后来,她经历过许多的欢乐和悲伤,但那些欢乐与她在金陵岁月中的日子相比,仍是太过沉重。只有孩童的开心,才是毫无负担的。
三毛在南京待了三年,在那三年里,虽然日本人离开这片华夏领土,结束了他们对这片土地的烧杀抢掠,但对中国的许多地区的人们来说,情况也没有变得更好些。因为这片土地上的战火尚未停息。
尽管如此,在那三年里,居住在南京的人们的生活却是相对平静的。
这或许是上天给予生于乱世的三毛一种恩赐吧,让她在童年时期可以免于流离失所,免于痛苦哀怨。但这也可能只是老天打算在给她鞭子之前赐予的几颗甜枣。毕竟在她的一生中,也只有这段时光是免去了忧伤困苦的。在她离开南京后,便几乎都是在比常人悲惨许多的时光中度过的。无论是她的事业还是她的爱情,总是充满了意想不到的坎坷。
所以快乐的金陵幼女啊,享受这段难得的美好时光吧!因为这样的欢乐,你今生都不会再拥有。
那是个“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时代。在那个年代,有一位漫画家,他拥有一个艺术家应有的慈悲情怀与乐观心态。他看到了在战争中颠沛流离的平常百姓,看到了受苦最深的底层人群。于是,他创作了一个漫画人物,来讲述那些苦难人们的故事。这个漫画人物是一个孩子,一个可怜的,在战争中饱受饥苦的孩子。在那个年代里,有许多这样的孩子,而这个漫画人物,只是那万千可怜孩子的一个缩影。这个漫画中的小男孩有着圆圆的脑袋和脸蛋,他的脸很可爱,眉眼中却时常透着迷茫和委屈。他的头上只有三根头发,所以他的名字就叫做三毛。而那个漫画家的名字叫做张乐平。
在南京的陈家,每日清晨,总会有莺鸟在院子中歌颂美妙乐章。这乐章会传至陈家二楼的书房。那是一间专门为孩子们开辟的书房,置身书房内,可以感受到清晨新鲜宜人的空气,听到鸟儿的动人歌声,放眼望去,能看到窗外的碧色梧桐。在金陵古城中,这无疑是诗情画意的。
而就在这间书房,年幼的三毛读了她生平第一本书——漫画家张乐平的名作《三毛流浪记》。在这本书中,小主人公三毛是一个流落在上海街头的孤儿。他在书中,在张乐平笔下的悲惨命运曾经感动了一个时代。那时,“三毛”这个流浪的孩子形象流传甚广,几乎家喻户晓。
这本书中没有任何文字,全部以图片会意。这对当时尚且目不识丁的陈懋平来说,实在是一个最好不过的读物。年幼的她渐渐读出了书中的悲悲喜喜。后来,她又读了关于三毛的另一本书《三毛从军记》。三毛曾回忆说:“我非常喜欢这两本书,虽然它的意思可能很深,可是我也可以从浅的地方看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