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件小事儿,所有奥斯卡入围的电影里,我自己其实最喜欢《午夜巴黎》(Midnight in Paris,2011)。首先,因为我是伍迪·艾伦的迷,他拍摄的每部电影我都看,而且大部分都很喜欢。但是这一部,虽然在这一届是我最喜欢的,其实跟伍迪·艾伦以前最好的电影比起来,没有那么锐利,而且更商业化了。在这一部电影里能看出来,美国文化在欧洲文化面前还是有仰视感,虽然美国强大得不得了,好像欧洲是小弟,但是在文化上,美国还是对欧洲有……说自己的包是法国的,说自己的家具是意大利的,然后英国口音的英语在美国永远受欢迎,尤其受美国女孩欢迎。(这得感谢英国伟大的摇滚乐队,让美国姑娘们误以为,英国小伙都那么酷。就像早些年南方姑娘爱北京小伙,都以为北京人人都是王朔,这种误解,逼迫我学北京口音,后来很不幸,被我一个西安哥们强行带成陕西口音,再也改不回来,所以说,十三朝古都,真不是白来的。)伍迪·艾伦拍美国电影的时候,是以一个俯视的态度去看这个国家和社会,也包括看纽约。一旦拍到巴黎的时候,他那种俯视的、锐利的、庖丁解牛的能力,好像变成了一种温暖的、崇敬的、觉得巴黎特别伟大的情愫,包括巴黎的过去等,就没有从前那么锐利了。
这部电影还起到一个好的小作用,很有意思。在加州,正常情况下你说“Paris”,大部分加州人不会想起法国首都,而是想起Paris Hilton,就是希尔顿家的帕丽斯·希尔顿。这回因为这个电影又公映、又参评,大家才想起来帕丽斯不光是一个大美女、大富家女的名字,而且还是遥远的、一个叫法国的、曾经很伟大的国家的首都,普及了地理知识。
中国电影来奥斯卡,为什么屡屡不得志?(?是因为这几年确实很烂!!!泡妞吧,你好歹自己得有一样强的,要么帅,要么有钱,要么有才,几样都不沾,除非姑娘脑残。)一是游戏规则,我们并不了解,或者是说并没有加入到club里去,没有成为里面的人,没法玩这种游戏规则,这是一个比较吃亏的地方。
还有一个是我个人的看法。美国跟欧洲国家比起来是极其右倾的国家,非常“右”。这个“左”和“右”,跟国内说的左、右派不一样。美国的右派在文化上,讲究信上帝、信传统以及珍视家庭,或者叫爱情吧,这三条就叫右派。左派是能说脏话—上帝?传统?什么上帝、传统,什么狗屁爱情,要性解放,要无神论,要反对所有的传统,这就是左派。左派在美国影响力并不大,大概只存在于一部分城市,像纽约、波士顿,以及旧金山这几个比较激进的城市,绝大部分美国的地方都非常右倾,好莱坞是美国右派文化大本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