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霍兰德在一定的程度上也赞成以上的说法,她也注意到:“17世纪下半期,特别是60年代到90年代,男女之间服装审美观念上的距离开始拉大。原先的男女服饰之间的密切关系被改变了,这一变化预示了服装现代化的开始”。41 但霍兰德虽然也说1660年以后出现了和传统男装非常不同的新样式的男装,但她认为产生这一结果的具体原因出现于1675年,这一年路易十四批准成立专门制作女装的女裁缝行会,这一事件的影响是:“整个服装流行样式逐渐被划分为备受尊崇的男装和轻浮的‘流行'女装……这一变化是男女两性服装之间分化的开始,它影响了整个18世纪,并在19世纪达到高峰,而且还在持续”。42
了解当时的服装制作体制有助于我们认识这一事件的影响。在旧制度下,服装的制作和销售受到行会复杂细致的规定的严格限制。为了做一套衣服,需要从布料商那里购买布料,从绸缎商那里购买配件和饰品,然后将这些交给裁缝。裁缝会量身,然后按照顾客的地位所规定的标准和行会为裁剪所制定的规则来做。比如,服装制作者被禁止贮存和销售布料,正如丝绸商被禁止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制作服装一样。一般说来,在这种经济体制中,小规模的销售是同手工生产结合在一起的——手艺人就是商人,反之亦然。然而,在服装生意中,供给者被严格地同生产者分开,对这种分离予以保证的规章如此细致,它们清楚地表明了在不同的手艺之间的持续斗争,每种手艺都受到严厉的限制,同时又嫉妒地保护自己,反对竞争者的入侵。在1675年,当裁缝被赋予权利建立行会时,皇家的法律提到:“考虑到女人和女孩的庄重与合宜,她们应该由同性来装扮”。43
但直到1781年,女人和孩子胸衣的制作还都是那些大的裁缝行会的特权,男性裁缝在这方面总是不被信任的,因为裁缝可以看到甚至接触到顾客的身体,人们担心这会产生不合宜的行为。由于包括设计、量体、剪裁和缝制这些重要的裁缝技术一直以来主要是由男性来承担,而女性则只是做一些诸如缝接、装饰之类辅助的活儿,所以当男女裁缝行会分开以后,男性服装会遵循传统的裁剪技术稳定地向前发展,一方面特别注重裁剪工艺,另一方面不会出现太多的装饰性因素和变化;女装现在虽然主要由女性裁缝制作,但那些特别需要裁剪技艺的部分还是需要由男性来完成,比如胸衣;而女性裁缝所做的主要是很少需要裁剪技艺的布料安排、打褶、装饰等;这样女装的外观越来越强调外观一时的新奇效果,因而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变化。这就非常合理地解释了18世纪为什么就出现了所谓的“男性的大放弃”。44 当然,她也指出,除此之外,战争期间士兵简洁的服装样式以及新教教义的影响也是两个重要原因。上述种种的因素虽然都能解释男女时尚在18世纪出现的差异,但却无法解释男装时尚具体风格的形成。安妮·霍兰德一贯的观点:现实生活中的服装是对于艺术所塑造的理想身体形象的模仿,则指出了18世纪以来男装风格变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