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佛抓住了牛鼻子:控制种植面积
1929年,赫伯特·C.胡佛当选总统。他的运气实在糟糕透顶,世界经济第一次大萧条伴随他的上台而到来。前一年,由于苏联木材的竞争,美国的木材拉开了农产品降价的序幕。1929年加拿大小麦过剩,直接压低了美国粮食价格。就此引发大萧条。《新美国经济史:从殖民地到1940年(第二版)》(里米·阿塔克/彼得·帕塞尔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记载,1929年,美国农业总产值为138亿美元,到了1932年却只有65亿美元;1929年的玉米和小麦价格分别为每蒲式耳0.77美元和1.08美元,1933年则分别跌至0.19美元和0.33美元。
美国历史上对于这位总统的评价不太高,但是在农业问题上他却抓住了牛鼻子:控制种植面积以减少粮食产量。他提出的农业销售法案获得国会特别会议通过。
根据销售法案,联邦农场局成立,获得5亿美元的巨款用于与农业合作组织合作。并于1930年成立粮食平准公司和棉花平准公司,在市场上公开购买以抬高价格。两个公司迅速购买了大量的粮食和棉花,但是结果却始终没有上升到可以抛售的水平。到了1930年6月,粮食平准公司已经库存了2.57亿蒲式耳小麦,然而销路仍未打开,于是只好停止收购,一个月之后,小麦价格滑落到每蒲式耳57美分并在之后继续下跌。1932年,棉花平准公司的仓库中堆积了325万包棉花,也不得不停止收购,棉花价格跌至每磅5美分。
1933年,联邦农场局撤销,一结算,共计亏损1.84亿美元。
历史书上说,胡佛当政时期,由于科技进步,亩产量大大提高,生产依然过剩,抵消了平准公司的作用。但是就玉米的情况看与此说并不相符。据美国农业部统计数据,在胡佛主政的1929—1932年,1928/29年度,单产量为每英亩26.30蒲式耳,比1927/28年度低了0.1蒲式耳,1929/30年度继续降至每英亩25.70蒲式耳,最低的年份是1930/31年度,仅为每英亩20.50蒲式耳,1931/32年度才回升至24.50蒲式耳,1932/33年度为26.50蒲式耳,仅比1927/28年度高0.1蒲式耳,与1925/26年度的27.4蒲式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总结胡佛农政的失败,其实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收购上来的粮食没有找好销路;二是胡佛期待的农场主大面积自愿合作的局面没有出现,大家的种植意愿不降反升,农场主以另外的方式与新总统接着打擂台。仍以玉米为例(美国农业部数据),1928/29年度农场主意向播种面积为1.004亿英亩,比上一年度的9846万英亩多了差不多200万英亩,1929/30年度有所降低,为9913万英亩,只减少了67万英亩,但1930/31年度却高达103.92万英亩,增加了479万英亩。之后的两个年份又步步高至1.0936亿英亩和1.1302亿英亩。1932/33年度比1928/29年度提高了1280万英亩的种植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