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轮经济危机2》资产负债表就是这样恶化的(12)

持有这种观点的不仅只是这些金融机构,还包括低利率政策的主导者格林斯潘。就有关房地产业“投机过剩”的质疑,这位因“行动迟缓”而被伯南克和克鲁格曼讥为“格林斯潘桑”的时任美联储主席,在国会上保证:“虽然在新的房屋抵押贷款如海啸般涌来时,价格已经上涨了,但房产所有者权益的价值上涨得更快,因为房产的价值上涨了。所以,负债可能上涨了,但是资产价值也在上涨。净效应是家庭的资产负债表处于良好状况,资产超过负债。[1]”

被格林斯潘和那些制造债务抵押债券产品的华尔街银行家们所忽视的是,一旦房地产泡沫破灭,房产的价值就会随之下跌,但因房产而欠下的债务并不会就此消失,到时留给家庭的将是贬值的资产和固定的负债。遗憾的是,高收益往往使人们忽视了高风险的存在,他们在格林斯潘式的逻辑中继续前行。

在金融机构和投资者看来,只需提高新房贷的风险,就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至于新的购房者,他们既不需要首付,亦不需要收入证明和任何相关手续。事实上,他们也正是这么干的,他们不是把钱借给那些值得信赖的潜在房主(也就是所谓的优级贷款,他们的风险低,也就决定了其收益也很低),而是四处找人,并且是专找那些不靠谱的人,于是就出现了次级贷款。

在这样非理性亢奋的刺激下,2005年下半年,美国房地产推动的泡沫开始成为整个经济的泡沫。在这一年里,美国人均收入的增速从21世纪前4年的4%提高到了5%甚至以上,但同期房价的年均增速则是由2004年13%,迅猛拉升至18%。

对房贷投资这条链上的投资者而言,一切都是那么的顺利,大家都发财了。但是,毫无悬念,一些房主注定是还不起房贷的。信用继续在扩展,更多的人能够更自由地使用信用,也有更多的人投入到这场投机运动中。如果人们的需求与供给能力相等,那么这一切也不会有太大问题。可问题在于,人们获得信用的时间,远比房子的生产时间短得多,在这样的狂热中,供需结构失衡就成为必然。

[1][美]威廉 "弗莱肯施泰恩,弗雷德里克.格林斯潘的泡沫——美国经济灾难的真相[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