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轮经济危机2》资产负债表就是这样恶化的(5)

制造更大的债务

滑稽吧?!

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不是戏说的野史,而是像麦基这样的经济史学家们,通过翔实的历史资料,还原出来的历史真相。

在这段泡沫史中,有两个数据值得我们玩味。第一个数据是:路易十四驾崩后,遗留给波旁王朝的遗产是一笔高达20亿里弗尔的债务;而另一个数据则是,密西西比泡沫破灭后,法国的债务额不再是当初的20亿里弗尔,而是31亿里弗尔。

在这段经济史中,我们还可了解到的是:当时的波旁王朝之所以会授权约翰 "劳启动密西西比计划,是为了解决路易十四所遗留下来的那笔庞大的债务。然而,最后不仅没有成功去债,反倒是其资产负债表更趋恶化——在原有的债务基础上,又平白增添了一笔高达11亿里弗尔的债务。

由这段历史我们可见的是,所谓的资产泡沫化其实就是为解决债务而始,到制造出一笔更为庞大的债务而终的过程。同时,还可见的是,资产泡沫或迟或早一定会演变为债务泡沫。

也是于这段经济史,我们可发现的一个规律是:“信用扩张确实能导致一时的繁荣,但这种繁荣迟早会归于破灭,导致新一轮的萧条。货币把戏只能收到表面的一时之效,从长远看它肯定会让国家陷入更深重的灾难。[1]”

也许有人会对此予以诡辩,说那是纸币刚刚被发明的时候,其主事者的技术含量和应对的经验,跟今天有着本质的区别,所以它们本身缺乏应有的可比性。让我套用一位财经作家的话来说:这真的不重要,因为他们的命运最终是相同的。甚至可以说,当前的技术和经验,不仅没有将当初的问题予以简化,反倒是令问题更趋复杂化。1919年,意大利裔投机商查尔斯 "庞齐(Charles Ponzi)的那套把戏如果搁今天,也许上当的人不会太多。但伯纳德 "麦道夫(Bernard Madoff)却可以令华尔街乃至世界那么多精英上当受骗。我们总不能说,麦道夫的那套把戏就不是庞氏骗局吧。既然是庞氏骗局,那么不管其形式有何不同,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其结果必然是相同的。同样,只要是泡沫,那么其结果也将从一开始就注定了,那就是投资者的财富是虚幻的,而正如密西西比计划所昭示给我们的,泡沫破灭后所遗留下来的债务却是真实的。密西西比泡沫时期的波旁王朝是如此,今天的世界各国也概不例外。

[1][奥]路德维希 "米塞斯.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学的分析[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05.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