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里的中国》因为流动,所以留守

因为流动,所以留守

与漂泊在都市的人们遥相呼应的,是众多守家待业的“留守者”们。因为有流动,所以有留守--流动者为城市建设贡献着力量,而留守者也在为城市的发展默默做出牺牲。

当我们为城市的“花朵”们茁壮成长而欣慰时,还有大量的农民工子女留守在家无人照料;当我们沉浸在花前月下的幸福中时,还有很多妻子忍受分居两地的孤独;当我们陪伴父母阖家欢乐时,还有很多空巢老人终年与电视、宠物,甚至空气做伴。

20年间,中国的“离居时代”已悄然来临。留守儿童、留守女士和留守老人,三个群体为中国城市的发展加入了同一个注脚:我们正在为物质的繁荣牺牲精神上的一些抚慰,用一些人的孤独换取了另一些人的幸福。

因为流动,所以留守,这是现代化进程中无可规避的一对矛盾。然而,留守现象本身,是中性的,它无所谓对与错,我们应该关注的,并不在于该不该留守,而是这是怎样一种留守?留守也可以是安乐的、安全的、安心的。问题在于我们能为留守者做些什么。

可喜的是,很多人都开始了自己的行动,比如广州市番禹区便推出了“想妈妈”关爱留守儿童工程,建立了“想妈妈”关爱留守儿童服务网站,父母可以录制视频放在网站上让孩子看,孩子也可以录制视频给父母看,增加父母与孩子交流的机会。除了政府部门,一些高等院校也在大学生中招募志愿者,来到乡间帮扶留守者,为他们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也有不少心理专家也加入了进来,针对留守者最易出现的心理问题,给予援助。

我们不能阻止社会的流动,但可以通过共同的努力,温暖因流动而来的留守。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