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里的中国》职场资本的变迁(2)

※ 从拼资历到“年轻才是资本”

在以往,即使有了丰厚的人脉,那些能干的年轻人也会苦闷不已,因为他们还是年轻人。但现在,“铁饭碗”的时代已经过去,职场里的论资排辈现象日渐式微。经验的累积、工龄的长短已经不再是衡量企业员工贡献大小的最重要标准,工作能力、专业知识和活跃思维造就的创新型知识才干,才是好员工的重要特征,这给年轻人向上奋斗打开了“天窗”,因为他们具有天生的优势。“年轻才是资本”——年轻意味着拥有知识和技能,富有活力和创新精神,这些正是一个飞速发展的社会所需要的。

我们看到,在很多公司员工年轻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在一些高技术企业和新兴行业。甚至一些公司会大手笔地推动员工年轻化。如2006年,爱立信辞退1000名老员工,推行员工年轻化;2009年,万科调整员工年龄结构,“80后”占到八成;新近报道显示:华为员工平均年龄不足29岁。

企业管理层也在年轻化,《首席执行官》杂志和伦敦经济学院对1450个跨国公司总经理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中国企业高管的平均年龄是47岁,而在全球这一指标为55岁。此外,香港城市大学2011年一项调查表明,68%的受访者在25~28岁期间晋升为企业管理层。

回顾过去的20年,年轻化趋势这种微观经济现象的背后,是整个国家经济的转型:国有企业改革打破了“铁饭碗”,市场机制的成熟和民营企业的壮大增加了经济竞争和活力,科技产业的急速前行让知识和技能大显神通。

在今天,单靠学历或资历已经无法如鱼得水,现代职场强调创新、节奏快,年轻活跃的气氛越来越成为主流。年轻的心态、活跃的思维、良好的人脉关系,能助我们一往无前。在奋斗的路上,就让我们的青春之火尽情燃烧吧!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