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里的中国》永不打烊的工作(2)

※ 答:我愿意!

长期高负荷的加班无疑会对身心产生不良影响:长期处于心理压力之下,可能引发失眠、健忘、内分泌失调等一系列疾病。为了缓解工作压力,“零帕族”诞生了。零帕族认为,如果你被紧张的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来,最好立即把工作放一下,放慢一下,轻松休息一下,可能你做得更好。

但是,并非所有人都将加班看作一件坏事。有网友表示:“加班说明企业的效益好,闲下来反而心慌。”2007年零点“城市生活调查”也显示:24.4%的职场人士认为加班有利于收入增加,15.1%的人认为假期加班反而可以缓解平日的工作压力。看来,中国的职场人士已经开始用越来越开放、越来越乐观的心态看待加班,加班开始体现出自愿性和积极性,“奋斗者”越来越多了。正如一首恶搞加班的歌曲中唱道:“在那公司里面楼梯旁边有一群加班帝,他们热情又痴迷,他们敏捷又仔细。他们十几小时加班加点考验着身体,他们每月工资菲薄不给力……”

※ 充电:给前程上个保险

上班族的忙碌,有时不仅来自加班,还有来自本身主动学习、努力上进的压力。在铁饭碗的时代,上岗一方面靠分配,一方面靠家史;在竞争上岗的初期,拼的是学历,靠的是脑子活;而到现在,最好有能力+爹地,才最有竞争力!

零点“城市生活调查”显示:2006年,20~29岁的青年人中,仅6.2%的人将周末时间用来学习和充电;2008年,这一比例增长至13.4%。在一个本科生、研究生满把抓的年代,不进则退,很容易被拍死在竞争的沙滩上。

更多的人充电是出于内在提升的目的,如“提高工作能力”“充实自己”,有人的目的更为实际和直接,如“换个好工作”“拿文凭”“评职称”等。

有人忙碌得不亦乐乎,认为这样才证明了自己的价值;有人忙碌得痛苦不堪,认为工作压榨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也许,以加班、充电为代表的“过劳”会贯穿职场生涯,永不停歇。我们很难改变快节奏的职场生活,只是希望职场人能提高时间管理的能力,同时懂得适当地缓解压力。如此,加班便不是洪水猛兽。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