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接》第1章 你朋友的朋友的朋友(19)

但是,有些学者对此持怀疑态度。虽然无论是在地理位置上,还是在文化上,内布拉斯加和波士顿都相隔较远,但这两个地方都在美国境内。因此,2002年,由物理学家转行的社会学家邓肯·瓦茨(Duncan Watts)和他的同事彼得·多兹(Peter Dodds)、罗比·穆罕默德(Roby Muhamad)决定再做一次米尔格拉姆的实验,不过,范围扩展到全球,人们的沟通工具也改为电子邮件。他们招募了超过9.8万名被试(大多数来自美国),让他们将信息发给世界范围的“目标人”,方法是将电子邮件发给被试认识的某个可能认识目标人的人,然后依次传递下去。总共有来自13个国家的18个目标人,每个被试随机分配到其中一个。目标人包括美国常青藤大学的一位教授,爱沙尼亚的一位档案检查员,印度的一位技术顾问,澳大利亚的一位警察,挪威军队的一位兽医——很杂的一群人。让人感到惊讶的是,将电子邮件发到目标人,大体上还是需要6次传递,跟米尔格拉姆原来的估计一样,真可谓:世界何其小。

可是,虽然经过六度分隔我们就可以与任何一个人相连接,但并不意味着不管这些人跟我们的社交距离有多远,我们都会对他们产生影响力。

三度影响力

影响力在社会网络上的传播遵循着一定的规律,我们称之为“三度影响力原则”(Three Degrees of Influence Rule)。

我们所做或所说的任何事情,都会在网络上泛起涟漪,影响我们的朋友(一度),我们朋友的朋友(二度),甚至我们朋友的朋友的朋友(三度)。如果超出三度分隔,我们的影响就逐渐消失。同样,我们也深受三度以内朋友的影响,但一般来说,超出三度的朋友就影响不到我们了。相距三度之内的人之间是强连接关系,强连接可以引发行为。三度影响力适用于态度、情绪和行为的传播,也适用于政治观点、发胖和快乐等现象的传播。还有学者证实,在发明者网络中,创新思想似乎也按照三度影响力进行传播。因此,一个发明者的创新会影响到他的同事,他同事的同事,以及他同事的同事的同事。日常生活中口头相传的建议(如何找到好的钢琴老师,或者如何为宠物找个家),也差不多是按照三度影响力传播的。

影响力受限的三大原因

第一,固有衰减性。就像将石块投向平静的池塘所激起的小波浪一样,我们对他人的影响最终也将消失。当石头掉入水里时,它迫使一定体积的水离开原来的位置,水波的能量随着向外传播逐渐消失。我们可以从社会交往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信息传播过程中,它的准确度在衰减,就像孩子们玩的传话游戏一样。因此,如果你想戒烟或者支持某个特定的政治候选人,这一信息到达你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的朋友那里时,那个人收到的关于你实际做法的信息,可能已经不够准确或者不可信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