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风云》剑拔弩张(1)

剑拔弩张

以周嵩那种张扬的性格这样去上书,并不让人感到意外。

然而,政治斗争中,决定取舍的关键因素还不在于此,在于利益。周嵩与王敦的亲哥哥王含是儿女亲家,周嵩的女儿嫁给了王含的大儿子王瑜。王敦无子,将哥哥王含的二儿子王应过继给自己做儿子。除此之外,在周嵩嫁女的过程中(史书没有明言是否是此次嫁女),周嵩的门客切断道路,公然刀砍过路的老百姓,并在建康左尉前来维持治安之时,又将维安官吏砍伤。时任御史中丞的刘隗严厉地弹劾了周顗,以其身为哥哥教导不力而免去了周顗的官职。可以说,周嵩与刘隗势不两立。而王含也曾经因为任用下属不当,被刘隗弹劾,史称“王氏深嫉之”。所以,在对付刘隗和刁协问题上,周家与王家是存在共同利益的。

实事求是地说,在这场与王氏的争斗中,司马睿首先打破了原有的平衡。对司马睿的行为,王导等人十分不满《晋书·王敦传》称,“导等甚不平之”。,但因为王导身处建康,也只能忍耐。而王敦手握六州之兵,情况就有所不同了。他直接上书司马睿表达自己的不满:“过去您曾经说过‘我与卿以及茂弘(王导字)应该成为管仲和鲍叔牙那样的挚友’。我出外任职已经将近十年了,您给我的诸多教诲也忘掉了不少,但是您说的这句话,我却铭记在心。我私下还寻思着,过去您给予的恩情不至予突然间就消失了。前一段,您重用王导,不仅任命他为扬州刺史,而且还录尚书事、假节都督六军,世俗之人一定会有毁谤。但是,当今所谓的王佐之才,能够超过王导的,我真是还没有见过。王导辅佐您多年,尽心尽力,并且王导性格缜密,尤其具有忍耐力,有文章才能,动静咨询,将会公私得所。过去那些有作为的霸王之主,何曾不与重臣有始有终!以王导之才,怎能没有过失?您只要对他要求不过分,用其所长,补其所短,他一定能将功补过。”王敦的奏表送来以后,王导为了避免与司马睿的关系闹僵,又把奏表退回给了王敦。王敦接到后,又一次派人送来,交到了司马睿的手中。

虽说王氏与司马睿之间的矛盾已经弄得朝野皆知,但要兵向建康,毕竟是事关身家性命的大事,非同小可。到迫不得已,王敦也是不能走那一步,况且从技术层面上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是因为,王敦驻守着武昌,虽然可以轻松顺流而下,直至建康,可是武昌北面的襄阳却还驻着“远近悦服,智勇过人”的周访。除了周访以外,岭南还有能征惯战的陶侃,豫州还有忠义善战的祖逖。一旦自己领兵东下,这些人保不准要抄自己的后路,因此王敦也有顾忌,非常苦闷。

王敦比王导和司马睿整整大了十岁,面对如此复杂的朝局和北方沦陷的国土,再看看自己霜染的头发,王敦的内心应该是五味杂陈。据《世说新语》记载,每次喝酒后,王敦总爱吟诵曹操的《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他边吟边用如意狠狠地敲打唾壶,把唾壶沿都打得坑坑洼洼的。

不过,到了大兴三年(公元320年)的八月,事情又有了转机:61岁的周访因病去世了。

周访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周抚被司马睿留在建康做官,周访死后,袭爵,改任武昌太守。周抚到武昌以后,王敦把他引入自己的幕府,做了自己的从事中郎,自此周抚与邓岳一起成为了王敦的爪牙。周访的次子周光,11岁的时候去拜见王敦,王敦问你们郡有谁堪当领兵大将?周光说,没有见能超过我的人。如今,王敦任命其为宁远将军、浔阳太守。周访一死,王敦来自北方的威胁在瞬间被化解掉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