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真相》模范消防员(5)

吴太伯是传说中吴国的始祖,周太王的长子。传说周太王欲传位,按照长幼次序,自然应传位于太伯,但是太伯觉得自己的弟弟季历更为贤能,更重要的是,季历有个儿子名叫昌,堪称一代英才,日后继位必然有一番作为。于是太伯主动让位于季历,和自己的弟弟虞仲出走至江南,而且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他也由此成为吴人的祖先。事实证明,季历果然不负众望,大大增强了周人族群的实力,而他的儿子昌正是历史上赫赫有名、奠定了灭商建周基础的周文王。实际上现代学者认为吴太伯出走的故事不可信,或者说起码出走的地方不是江南,更有可能是北方地区。但是唐人相信这是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事,既然吴太伯有如此淡泊名利的博大胸怀,又间接成就了建周伟业,而周朝是儒家所推崇的礼乐制度的创始者,孔子称赞吴太伯:“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⑤那么狄仁杰认可他就顺理成章了。

季札的事迹和吴太伯有点像,他是吴太伯之后,吴王寿梦第四子,从小就颇具贤能,深谙礼乐之制,深受人民爱戴,连他的哥哥们都觉得父王传位给他最合适。但是他为了维护嫡长子继承制,拒绝了人们的要求,隐居于山水之间。他还曾游历各国,所过之处给人们留下了美好印象。在他身上还发生过一个故事,历来被视为君子守信的象征。《史记·吴世家》记载,季札曾经出使国外,路过徐国,徐国国君非常喜爱季札的佩剑,但是碍于礼数不敢说出来。季札看出了徐君的心态。可是自己要出使大国,佩剑按照礼节不能不带,所以就没有把剑赠给徐君。等到他出使归来,徐君已经去世,于是季札来到徐君坟冢前,将佩剑挂在树上,然后离去。随从问:“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季札回答:“不然。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我内心早已经把这把剑送给他了,岂能因为他已去世而违背自己的心愿!季札身上有着坚持儒家原则的勇气,也有重信守诺的美德,所以狄仁杰也很认同他。

伍子胥的大名恐怕尽人皆知,他本是楚人,因为父兄被楚平王杀害而投奔吴国,帮助吴国训练军队,然后率军打回楚国,几乎将楚国灭亡。他曾经洞察过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动机,反复苦谏吴王夫差杀了勾践,消除隐患。但是吴王不听,反而听信太宰嚭的谗言,认为伍子胥自恃有功,又是先王的重臣,所以桀骜不驯,于是赐其自尽。伍子胥死前预言吴国必然亡于越人之手,后来果不其然。《史记·伍子胥传》记载,吴人都同情伍子胥的遭遇,“吴人怜之,为立祠于江上”。唐代《吴地记》里说“今庙见在”,也就是说唐代见到的伍子胥祠堂就是当年吴人建立的(晋代曾经短途迁址)。这里有个疑问:伍子胥虽然对家族很“孝”,但是对楚国国君并不“忠”,甚至还带兵差点灭了自己的祖国,这似乎不符合儒家价值观,狄仁杰为何保留他的祠堂?我想这个事情体现出狄仁杰在儒家各种思想流派中更倾向于孟子的观点。儒家对于“忠君”,内部本就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主张无条件忠君,不论君主是什么样的,都要无条件服从他。孟子则主张昏君可以反,他在回答齐宣王“臣弑其君可乎”时就曾经说:“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⑥意思是说既然商纣王残暴无道,那么杀死他就不算弑君。楚平王无故杀害伍家人,还曾经有过霸占儿媳的丑行,那么伍子胥反这样的无道昏君就是正义的。这可能就是狄仁杰的想法。狄仁杰这种心态说明他并不拘泥于“从一而终”,是主张良臣择主而事的,后来他能够辅佐武则天,甚至为此蒙受亲属的质疑与误解,估计与这种心态有关。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