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15课》情商催生《哈利·波特》(1)

1983年夏天,18 岁的英国姑娘乔安妮进入了离家不远的埃克塞特大学。她的第一志愿专业是英国文学,因为她一直深信,自己唯一想做的事情,就是写小说。但她从未上过大学的父母坚持认为,她过度的想象力是一个令人瞠目的怪癖,根本不足以让她支付住房抵押贷款或是取得足够的养老金。乔安妮在自己的雄心和父母的期望之间作了些许妥协,她改学法语,但同时又背着父母报名学习了古典文学。

1987年,大学毕业初入职场的乔安妮辗转于伦敦的办公楼,从事着她毫无兴趣的文秘工作。每到午餐时间,她不像其他同事那样结伴就餐,而是独自去咖啡馆等安静场所,专心致志地写小说。

1990年6月的一个周末,乔安妮探望住在曼彻斯特的男友后,坐上返回伦敦的火车。火车晚点了,乔安妮百无聊赖地盯着窗外的牛群。这时,一个形象突然出现在她的脑海里:一个11岁的小男孩,一副圆眼镜后面是一双绿色的眼睛,头上顶着凌乱的黑发。那天晚上,乔安妮开始在一个小本子上写起来。到了1995年,她已经写了9万多字。

1997 年6 月26 日,《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在英国正式出版,乔安妮从此成为哈利·波特之母J·K·罗琳。随后在全球刮起的哈利·波特旋风,使罗琳成为第一个收入超过10 亿美元的作家,并带动了一个2 000 亿美元的产业链,其身家甚至超过英国女王。

这是一个灰姑娘般的童话。但从灵感突现到一朝成名,罗琳其实经历了整整7 年的破茧化蝶过程。让我们来看看这7 年时间里都发生了什么。罗琳的母亲重病缠身,这一直是鞭策她写作的重要因素之一。可1990 年年底母亲去世了,不久后,她的公寓又遭抢劫,母亲留给她的所有纪念品都被一扫而空,年仅25 岁的罗琳深受打击—如果这时,罗琳如台湾歌星陈淑桦一样,自闭在丧母之痛中,也便没有了《哈利·波特》。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她与男友的感情也走到了尽头—如果这时,罗琳如大陆歌星陈琳一样,在情伤中自毁生命,也便没有了《哈利·波特》。

好在,罗琳的选择是离开英国,带着已开头的《哈利·波特》手稿去了葡萄牙,当起了英语老师。在授课之余,她又开始在咖啡馆里写作,再到学校中把稿子打出来。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