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智慧·大师谈》第八章(5)

“戒慎乎其所不睹,离目睹。恐惧乎其所不闻,坎耳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者,皆坎为心,隐而显微而著者也。坎心天地中,故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坎一发而十至。兑十。坎兑为节,故曰“发而皆中节”。先天乾坤南北中,后天震兑东西和,万物出震。故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易》与天地,准,东震西兑准平震卯兑西日月出入,天象半显半隐,正北坎西北乾东北艮皆隐而不见也。天地之气,始于亥子之间,微也。坎一复小,故“小德川流”;丑二临大,故“大德敦化”。一二天地中,“天下之大本”也。天一勿用,用丑二艮成言,成言为诚。先坎后震,云雷屯“经纶”,故“唯天下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天一勿用,用二至十,故“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

正北坎,西北乾,东北艮。乾天道,对巽为直,“来者信也”。由亥出子,坎一兑十,动而直,直而中节,唯圣者能之。其二屈往,往者屈也。故曰“其次致曲”。本东方艮人道,艮成言,“曲能有诚”。艮寅泰通,震出用事,万物甲坼,“诚则形”也。巽物絜齐,“形则著”也。离皆相见,“著则明”也,皆由坎以至离者也。“明”“动”“变”“化”,由离坤而兑乾,故曰“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诚”者艮也,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与《大学》之“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象义皆同,后先一贯者也。盖艮寅为人位,曾子称“思不出其位”,惟“日三省”,故独得孔子一贯之传。《大学》《中庸》,皆端本于修身,即皆本于艮寅之一位。重乾爻辰二爻在寅,故《大学》《中庸》之义,皆出于乾之九二也。顾孔子赞《易》,于立人之道,其枢机又在于三四两爻,何也?曰:此六爻之义也。论六爻三极,三四为人爻,曰“人极”,而三四两爻,居内外之际。合言之,则为两卦之中;分言之,又为内之终而外之始。六十四卦之反覆上下,无不由此,故《易》之言人道于三四两爻。《中庸》《大学》以卦位言之,故均以艮寅明修道之本,皆所谓同条而共贯者也。诚者物之终始,艮者成终而成始也。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