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迷雾重重的“使馆之围”
克林德被杀后,公使们更加坚定了清廷将要对他们进行有预谋屠杀的念头并取消了撤出使馆的计划,再没有人谈起离开北京的事情。一天前(6月19日),由于距离英法等主要使馆较远,比利时和荷兰使馆的外交人员离开了他们的使馆,来到防卫较好也比较宽敞的英国使馆。6月20日,奥地利人也离开他们的使馆搬了过来。
英国使馆有很大的花园,房子很多,院子里有五口淡水井和两口咸水井,当时还有很多传教士也带着他们的教民来到使馆区。除了沙莫两口子还守在他们的北京饭店外(也在使馆区),当时在京的所有外国人(近900人)都在20日那天躲进了英国使馆。这些避难者还带来了他们的私人物品,包括150匹马和骡子,一小群羊,还有一头奶牛。英国使馆原本只住60多个人,这些人来后让使馆完全变了样,就连马厩里都挤满了人。所幸的是,他们囤积了大量的食品,200吨的白面和大米,成箱的葡萄酒,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屠宰马和骡子。
就在6月20日这一天,清廷发布上谕称:“近日京城内外,拳民仇教,与洋人为敌,教堂教民连日焚杀,蔓延太甚,剿抚两难。洋兵麇聚津沽,中外衅端已成,将成如何收拾,殊难逆料”,随后清廷以六百里加急的速度发给各省督抚,要求本省“通盘筹画于选将、练兵、筹饷三大端,如何保守疆土,不使外人逞志;如何接济京师,不使朝廷坐困”;并要求“各督抚互相劝勉,联络一气,共挽危局。时势紧迫,企盼之至!”
就在当天下午,清军向使馆区发动了进攻。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攻打使馆的主要力量是义和拳,而清军则在暗中保护使馆,事实上,这是一种误解。李希圣在《庚子国变记》中说,6月20日(下午),“董福祥及武卫中军围攻交民巷,荣禄自持檄督之,欲尽杀诸使臣。礮声日夜不绝,屋瓦自腾,城中皆哭,拳匪助之,巫步披发,升屋而号者数万人,击动天地”。由此可见,拳民们并没有亲临攻击第一线,他们虽然人数众多,却只能“升屋而号”,这说明他们是完全被隔离在战线之外的。
事实上,从拳民们进入北京到使馆最终解围,除了极少数拳民的的零星活动外,义和拳自始至终都没有能够直接的、大规模地进攻过使馆区,这远未构成对使馆的真正威胁。义和拳并不是不想去焚烧或进攻使馆区,而是他们做不到。因为早在6月16日的时候,荣禄的武卫中军便奉命保卫使馆,义和拳根本就靠近不了使馆区。就这点而言,英国公使窦纳乐的报告、普特南.威尔所著的《庚子使馆被围记》和中国教民鹿完天所写的《庚子北京事变记略》中均为反复讲到清军的进攻,而对义和拳的进攻行动却只字不提或匆匆带过。
6月20日下午进攻开始后,首先遇到攻击的是划在主要使馆之外的比利时使馆和奥地利使馆,由于这两个使馆的人员已经基本撤退到英国使馆,因此留守的卫队士兵几乎未经抵抗便撤出。当天晚上,这两个使馆被大火烧毁。
使馆卫队紧接着放弃的是荷兰使馆和意大利使馆,因为荷兰使馆在使馆区外,而意大利使馆处于使馆区防线的突出部位,兵力薄弱,难以防守,因此清军一进攻便被使馆卫队主动放弃。为此,意大利公使萨瓦戈事后还极为恼怒,称这是一个“误解造成的极大失误”---意大利人撤出后,使馆便被焚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