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一部关于美国的小说》(18)

可是,李太太耳朵灵敏,听到了西比尔的说话,发觉话音中包含一丝她不喜欢的自卑;而那两个年轻的公使馆秘书则无动于衷,表情漠然,仿佛默认只是旧世界才有社会交往的观点。他们也太心安理得了,真是岂有此理!她突然打断他们的谈话,气势汹汹的声音,足以震撼他们的“鸽棚”。

“美国的社会交往?确确实实,美国是有社会文明的,而且是非常高尚的社会交往,但有它自己的规则,下车伊始的人们很少理解。我来告诉你那是什么吧,奥西尼先生,这样你就绝对没有什么犯错误的危险了。美国的‘社会文明’,就是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一切诚实的、彬彬有礼和声音悦耳的女人,一切善良、勇敢和毫不矜持的男人。他们人人都有一张自由出入每一个城市和乡村的通行证--‘顺应潮流,不可背时’;一个人的遭遇如何,就取决于是否使用这张通行证,而不取决于这张通行证是否迎合他的愿望。这条规则是毫无例外的,那些以为‘亚伯拉罕是我们的老祖宗’的人,必然被顺应潮流的性格所吞没;这种性格可是我国的大宗出产。”

李太太冲动地一挥叉子,把一块方糖扔进自己的茶杯,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动作未免有点儿可笑。两位受惊的年轻人挨着训斥,根本不懂李太太的意思,只是微微露出默认的神色,站在一旁注视着李太太。但西比尔却诧异得目瞪口呆,因为她姐姐并不是经常这么使劲地挥舞星条旗的。可是,李太太说得太认真了,根本没有发觉他们三人的无声反应,或者,她实在只顾自己说的,别的全不理会。她发泄了一通,大家沉默了片刻,然后,谈话的头绪,又从被西比尔刚刚萌发的那点儿鄙夷所打断的地方,悄悄拣了起来。

卡林顿走进客厅。

“你都在国会干些什么啊?”马德琳问。

“院外活动!”卡林顿以其半真半假的幽默口吻回答。

“这么迅速?国会才诞生两天吗?”李太太惊奇地问。

“太太,”卡林顿极其平静地恨恨回答,“国会议员像天空中的鸟,只有早起才能捉到虫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