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忍历史不完美》铁路国有的正当与失当(16)

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的第三天,即5月11日,护理四川总督王人文收到朝廷发来的正式文件,他立即找川汉铁路公司主席董事彭芬、副主席董事都永和和总理曾培商谈解决方案。谈了很长时间找不到共识,彭芬等公司管理层遂前往省諮议局,找议长蒲殿俊、副议长罗纶商量,寻找解决办法。那时,民主理念、公司理念已经成型,商量的结果也就是尽早召开公司临时董事会,以合法程序寻求解决办法。

公司临时股东大会筹备仓促,出席会议的股东并不太多,但在成都的省諮议局议员却全部出席了这次会议。他们对朝廷决定将铁路收归国有的政策并没有坚决反对,经过讨论只是要求朝廷一定要考虑投资人的利益,一定要将公司历年花费特别是在上海钱庄倒账等亏损部分还上,他们的要求是偿还六成现金,再搭上四成股票,并把宜昌所存现金七百多万和公司陆续收到的股款,一律交给此次特别会议支配。显而易见,川汉铁路公司高层、股东及諮议局议员对于铁路国有化政策有点儿乐观其成,甚至认为如果能够趁此机会将这个路权交出去,由朝廷去办,未尝不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选择,总比将这个烫手的山芋老拿在手里要好得多。

四川官绅的乐观情绪只是单方面的,前提是清政府要将他们已经花费的、亏损的都要补上。然而他们万万想不到的是,他们的谈判对手是盛宣怀。盛宣怀算得上当时中国最聪明也最精明的人,四川人想到的问题盛宣怀都想到了,四川人没有想到的盛宣怀也想到了。四川人想从盛宣怀那里获取额外好处,一点门都没有。盛宣怀毫不客气地拒绝了四川人的要求,而且光明正大,理由充足。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