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人的故事9:贤君的世纪》建筑师阿波罗多洛斯(5)

调停首先由行省总督出面。如果行省总督解决不了,就从中央下达指令,皇帝会写一封亲笔信派人送过去。如果这样问题依然得不到解决的话,罗马就会毫不犹豫地派出军团。罗马时代的希腊哲学家克瑞索托提出的皇帝三大职责中的第二条,我把它翻译为“治理国内秩序”。但是,如果忠实于原文进行翻译的话,应该是“治理行省秩序”。“罗马统治下的和平”不是只要成功抵御外敌就可以实现的。只有同时成功解决了帝国内部的纷争,才能实现“罗马人维持的世界秩序”。在普通百姓看来,只有这样,才有可能选择最近的路线放心旅行,不管你去哪里。

可以说,图拉真大桥是古罗马科技的结晶之一。在阿波罗多洛斯的指挥下,建成这座大桥仅用了一年多一点的时间。建设者就是士兵。采伐石材和木材等工作由辅助部队的行省士兵负责,需要建造技术的主体施工部分工程由军团兵负责,因为他们熟悉此类工作。此时,罗马和达契亚之间已经达成和谈协议,所以估计士兵们都是把盔甲、武器等放在基地内,穿着短衣从事劳动的吧。罗马人非常讨厌工程遥遥无期地拖延,再加上图拉真大桥是建在水量丰富的大河上。所以,尽早完工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成功与否。尤里乌斯·恺撒下令在莱茵河上建的桥只用了10天时间,那是因为建桥地点河面较窄,建的又是木结构桥。而在多瑙河上建石桥,从开工到结束也仅用了一年多一点的时间,我想,这一定是突击施工的结果。还有一个原因,我想是因为士兵们有着长年积累起来的、丰富的建筑施工经验,才使得大桥有了在短时间内建成的可能。

为了纪念此桥的建成,同时也出于宣传罗马拥有了可以在多瑙河上架设如此巨大规模桥梁的技术的目的,在大桥建成后的第二年,图拉真发行了塞斯特斯铜币,图案是一座拱形的桥。这是因为铜币是圆形的。

罗马人把桥梁看做是道路的延伸,所以他们修建的桥面通常与路面高度一致。如果你看到的桥有台阶或坡度,那一定是在罗马帝国灭亡后修建的。

考虑到流经桥下的河水涨落情况,必须把桥的高度设计成在水量猛增时也不会被淹。同时,要使桥梁高度与道路一致,直接从一边河岸建到另一边河岸,是不可能做到的。所以,桥脚必须深入内陆距离河岸很远的地方。同样,在河的另一边,也要延伸至距离河岸很远的地方。这样一来,桥的长度大大增加,高度自然也可以增加了。根据建桥位置的地势条件,建桥方法各有不同。但是,罗马人建桥的基本原理就是上面的要求。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