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无止境:Google传》第1章 我为什么要去Google(1)

那时,我既不是初出茅庐的毛头小伙,也不是那种出身商学院,在咨询公司功成名就后,跳槽到新兴高科技企业出任重要管理职务,从而大赚一笔的职场高手。我并不期望自己成为那种人,因为我学的是英语专业。大学期间,我从来没有制订什么毕业之后的人生规划。离开校园之后,我做过一系列短期市场营销工作。直到1992年,才在《圣何塞信使报》安顿下来。当时我34岁,也该找个安稳的工作干下去了。

“又一个孩子要出生了,得给他准备新鞋子啦。”我妻子克丽丝滕提醒我说。

7年时间一晃而过。转眼到了1999年,我年届41。之前一直拿着稳定的薪水,养育着3个孩子,原本可以在这个具有150年悠久历史、坚如磐石的公司工作到老,未来也有保障 可是我不但没有坐享其成,反而辞掉工作,进了一家没有营业收入、没有清晰计划的创业公司。我当时是怎么想的呢?为什么我会心甘情愿地少拿25 000美元的工资,担任一个不怎么重要的职务,跟一帮刚刚走出校门的年轻人去创业呢?

这在当时合乎逻辑,不过那仅仅是因为当时的逻辑已经被互联网企业吹起的泡沫扭曲了。

我在报社主管市场营销,后来目睹了这份报纸(该报被称为“硅谷日报”)网络线上产品的快速发展,这些经历让我对发生在报社之外的互联网爆炸式增长看得明明白白。报社执行编辑杰里·塞波斯称之为“就在我们后院发生的文艺复兴”。在当时的硅谷,遍地都是互联网领域的创业者,他们除了二进制代码和雄心壮志之外一无所有。《圣何塞信使报》毅然决然地要加入其中,因而开始推行新媒体计划,其中包括建立一个名为Siliconvalley.com的科技新闻中心网站,我之前也为网站建设撰写了商业规划。按照我的设想,这个网站会是一个十分活跃的社区中心,所有跟科技有关的人都可以参与其中。尽管我们周围弥漫着乐观的空气,但我还是从一片芳香中嗅出一丝正在扩散的臭味。

《圣何塞信使报》有150年的悠久历史,内部流程层层叠加,以至于不管具有什么样的开拓创新精神,到头来都会在繁杂的统计图表和政策指南的遮盖下变得模糊不清。我们视报纸为历史的第一文稿,谁都不想在传统媒体向下一代大众传媒过渡的进程中犯错误。在我们的新产品投放给公众用户之前,任何一处似是而非的细节,任何一项模糊不清的计划,都要经过小心翼翼的修正。

我们打算建设一个名为Siliconvalley.com的网站,上面满是戴尔、惠普及网络对象(NetObjects)之类著名科技公司的徽标。我们的供应商问道,能否帮他一个忙,把他客户名单里的一个小公司也加进去?

“这个Google是干什么的?”我问他。

“做网络搜索。”他告诉我。

“搜索?哈哈。祝它好运。”我心中暗想,马上就对它失去了兴趣。

硅谷火光

把一个老企业拖进新时代,真是困难重重,我对此感到身心俱疲,因而希望能有一个全新的开始。我想跟真正的互联网有更加密切的接触;我想距离网络电缆足够近,从而能感觉到全球亿万网民在一起热闹交流时的喧嚣。最坏的情况会怎样?我作茧自缚,然后奋力解脱。或许我会成为回头的浪子。那可是在1999年,根本看不到主流媒体随时都会垮台的迹象。

我仔细地搜寻着科技传媒,把目光转向一路领先的雅虎,尽管之前我曾经短视地预言雅虎不过是昙花一现。雅虎曾经表示出从《圣何塞信使报》挖人的意愿,但等到我不太情愿地认为他们可能会大有作为的时候,雅虎已经不再需要我的入职确认,也不再接收求职简历。即使求以前的同事帮忙说情,我也是等了几个星期才得到雅虎公司招聘人员的关注。

“我们作为一个品牌,是更像梅西百货还是沃尔玛?你使用雅虎公司的什么业务?这些业务应该如何改进?”雅虎公司的招聘人员在电话中这样问我。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