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过留声》大清国首任外交使臣--美国人蒲安臣(1)

大清国首任外交使臣--美国人蒲安臣

1868 年4 月的一天,美国旧金山港口附近的工人和居民听说一支中国的外交使团即将乘船抵达,纷纷跑来看热闹。只见一艘来自太平洋彼岸的轮船缓缓靠岸,大清帝国的钦差严肃地从船上走下来,是个黄头发、蓝眼睛、高鼻子、白皮肤的西洋人。怎么大清帝国的钦差是个西洋人?有人认出他来:“这不是我们美国的驻华公使蒲安臣吗?怎么成了中国的钦差?”

蒲安臣到底是何许人也?他又为什么代表中国出使美国?

蒲安臣1820 年出生在美国纽约州波士顿,22岁时进入著名的哈佛大学法学院,1846 年毕业后在波士顿当律师,1848年进入政界。当时正值美国废奴运动风起云涌之际,蒲安臣具有美国拓荒者的进取精神、正义感和追求平等的个性。他积极投身这场运动,不遗余力地支持林肯进行解放黑奴运动,并于1855年当选为美国众议院议员,很快成为一个知名度很高的议员,后来为林肯竞选总统助选,辞去议员职务。

1861 年,林肯总统任命蒲安臣为驻奥地利公使。可因为蒲安臣公开同情其统治下的匈牙利争取独立,奥地利政府拒绝他入境,蒲安臣在赴奥途中,行至巴黎时得此消息,在进退维谷之际,正好中国政府已允许列强派遣驻北京使节,林肯总统于是改派蒲安臣为第一任派驻北京的美国公使。蒲安臣喜出望外,风尘仆仆地自巴黎启程赴北京,1862年7月到达北京上任。

蒲安臣作为美国政府的代表,积极执行对华合作政策,使“协商与合作”成为西方共同的对华政策。蒲安臣“既与西方列强合作,也与清政府合作”。蒲安臣任职期间,不仅帮助组织和部署由美国人指挥的洋枪队,积极协助清王朝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并在清政府与其他列强之间成功斡旋。“合作政策”虽然是为了维护美国利益,但也顾及清政府的利益。在清政府眼里,蒲安臣开展“公正的”外交活动,取代“武力外交”,“既不要求也不占领租界”,“永不威胁中华帝国的领土完整”。相对于俄、法、德等国的横暴,蒲安臣赢得了清政府格外的好感和信任,恭亲王奕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