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精神》耶路撒冷——宗教之城(28)

没有公民的城市

我问从前的一个学生为什么要迁往特拉维夫,她回答说:“我对神圣的石头不感兴趣。我想生活在世俗的自由城市。”她补充说:“我需要工作、夜总会、酒馆、想吃什么吃什么的餐馆,而不是《圣经》要我吃的东西。”她指的是耶路撒冷相对稀少的非洁净餐馆(nonkosher restaurants)。我感兴趣的是从前的学生最后在哪里生活。我发现,毕业三年后,多数学生离开了耶路撒冷,他们给出的理由是在这里找不到有趣的工作。

2008年耶路撒冷的平均失业救济金是一天107谢克尔(大约30美元),远远低于特拉维夫的水平(140谢克尔)。失业救济金的差别说明富裕程度的差异,因为它对比的不是最富裕的人口而是社会中最贫困的人口。从2010年开始,11.38%的耶路撒冷企业宣布面临破产或关门的风险,而特拉维夫的比例是7.02%。耶路撒冷许多人不工作。耶路撒冷的许多巴勒斯坦人很难找到工作,许多极端正统派教徒不愿意工作,他们更愿意花时间研究《圣经》和《塔木德经》。儿童占耶路撒冷人口的40%,这比以色列的总体水平要高,因为正统犹太人和许多阿拉伯人都有很多孩子。实际上耶路撒冷31%的家庭都有四个或更多孩子。耶路撒冷的阿拉伯人家庭平均有5.3个孩子,而特拉维夫55%的家庭没有孩子,耶路撒冷的这个比例是19%。

我的一个学生问道:“全世界的正统派犹太人都工作,为什么耶路撒冷就这么特别?”以色列的多数学生都靠打工支付学费。他们上大学很晚,多数是因为要服兵役,女生2年,男生3年。到了上大学的年龄,不得不一边工作一边读书。所以,在看到极端正统派犹太人因为和以色列政府从前签订的政治协议而免服兵役,他们往往会愤愤不平。我所在大学的世俗学生最典型的抱怨是:“这些人不服兵役也不工作,我必须服兵役,还要工作,还要纳税以便让他们专职在犹太神学院学习,而我只能在大学里边打工边学习。”这种抱怨往往以下面的话结束:“所以,我要在拿到学位后到特拉维夫去租一个公寓。”我的一个博士生诺姆在耶路撒冷非常活跃,但最终还是屈服了。他前往特拉维夫,加入了当地基层政党“人人城市党”,并在地方选举中成为候选人,目前在市政府非常活跃。另一个博士生阿娜特几年前还在攻读硕士学位时就迁往了特拉维夫。在提到特拉维夫时,她说:“那是非常有趣的城市,很自由。”

当年轻人大量离开耶路撒冷时,令人不禁担忧这里纳税人群体太小,无法满足城市需要。我的一个学生说:“崇拜上帝很好,但我们也需要公民。”实际上,这里提出的问题是:在没有公民的情况下,公民精神可能存在吗?

在和我谈论耶路撒冷人移民他处的问题时,有几个人说这是耶路撒冷成为谦虚流行的城市而必须付出的代价。另一个受访者(世俗的好战分子)插嘴说:“谦虚?耶路撒冷已经成为德黑兰的姊妹城市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