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宫春》第四章 年节喜(11)

这个时辰还能在宫城里行动自如的,不是内局宫婢太监,就是负责巡视的皇室禁卫军。腰带上坠着代表尚服局的佩子,韶光伸手去解,却听见那脚步声戛然而止,像是迎面碰上了什么人,片刻之后,传来一道铿锵的执礼声。

“晋王殿下。”

亭桥上的照水梅凋谢得极快,三两日的工夫,紫色的残萼就落了满地。

韶光拿着腰佩的手一顿,忽然意识到,迎面遇到的队伍正是宫城守卫没错,只是,晋王却也在宫里……

自从福应禅院回宫,太后设的局不仅没有削夺掉晋王的兵权,反而将她自己置于尴尬的境地——无故将十二戍卫驱逐、罔设罪名后,不仅无法给出交代,更是无法对麟华宫有所补偿。尽管太后是后宫之主,明光宫又代表着至高无上的皇权,但晋王负责抵御突厥侵袭,在雍州镇守多年,军中拥有极高的威望。太后此举不仅冤枉了晋王,更加得罪了那些死心追随晋王的众将士。

于是所有跟去祈福的宫人都意识到,明光宫和麟华宫的对抗在所难免。只要待在宫里,无论怎样和光同尘、避其锋芒,恐怕都免不了冲突。

然而甫一回宫,昭阳宫忽然就下了旨意,遣晋王北上,追查之前的暴民动乱一事。事出突然,且事态紧急,麟华宫的十二戍卫几乎是连夜兼程,跟随晋王马不停蹄地去了临汾。

宫里的人纷纷猜测,不知皇上此举究竟是有意还是无意,恰好延迟了两宫交锋的时间。

那道脚步声,已经渐行渐近……

韶光抬起头,一袭墨色锦袍的男子就站在亭桥廊道的那一端,紫色的花瓣纷扬如雨,落在他的肩头、发间,衣襟上……将那身暗抑肃杀之气蒙上一层纯白的迷离光泽。

“奴婢给二殿下请安。”

韶光挽着手,恭顺地敛身行了个礼。

月轮的清辉照亮了那张绝美生魅的面容,也照亮了,那一双宛若墨砚的黑眸。隔着婉转的袖水烟光,男子目光深深,一贯深邃冰冷的眼底,映着湖面的点点粼光,倒映出一抹宝蓝色的倩影,约约绰绰。

祭灶之夜,敬山亭宫宴,一应朝中高官都被太子夫妇请进宫来。值此佳节团圆之际,同样尊贵的晋王却被派出去查案,汉王则是与太后一样告病未出,只有一直待在宫里的蜀王和秦王赴了宴席。太后固然是不想见到麟华宫的人,而太子又何尝希望晋王回宫搅局?

两方阵线已然分明,脚下这座亭桥就是抵达敬山亭的必经之路。韶光行过礼,很自然地让出道路,只看着对面高贵的晋王殿下是否要从此而过。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