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龄公主》我写德龄公主(代前言)

我写德龄公主(代前言)

长篇小说《羽蛇》和五卷本文集出版后,我一直想写一个完全不同的东西。后在一个类似“清宫秘闻”之类的小册子上发现了德龄姐妹的一段轶事,上面写了她们曾经是现代舞蹈之母伊莎贝拉·邓肯甘愿不收学费的入室弟子。我顿时兴趣大增,于是找来有关史料。

最初的想法是想做一部电影,一部国际大片,写了个梗概,但后来觉得做电影几乎是梦想。于是还是想先写小说。小说写了三万来字就中止了,发现读的史料根本不够,举步为艰。但是小说的语言风格基本确定,基本用明清话本的风格。我想把《羽蛇》《双鱼星座》的语言彻底颠覆一下,对自己驾驭文字的能力来一次自我挑战。

读了整整一年史料,一百多本。资料来源主要三部分,一是北图,二是故宫的朋友帮助搜集,三是各个书店,特别是故宫、颐和园等地的书店。在读史料的过程中我发现,有很多历史人物历史场景的描写在历史教科书中是有问题的。譬如对庚子年,对八国联军入侵始末,对慈禧太后当时的孤注一掷,对光绪在中日甲午战争中的勇敢表现和之后的奋发图强,对隆裕和李莲英的定位等等,都有很大出入。

我写这部小说的初衷是让小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表层的故事力求做到轻松好看,而内核却是厚重、凝重而又沉重的。希望不同层面的读者可以有不同层面的享受。

整整两年写完初稿。下半年有家影视公司看中此小说,其实他们只看了一个大纲,希望改电视剧。因是自己喜欢的题材,于是决定自己改,就和一个朋友联合编剧。写完剧本后又改了一稿小说,其辛苦自不待言。因为我对自己的要求是,要让它既忠于史实又不拘泥于史实,既有严肃的内涵又有好看的故事,在没有历史硬伤的前提下大胆颠覆历史人物,创造性地写精彩的故事。该书的历史背景是大清帝国如残阳夕照般无可挽回地没落,这本身就是一个大悲剧,而在前台表演的历史人物包括慈禧、光绪、隆裕等等都无一不是悲剧式人物。在大悲剧的背景下是轻松有趣愉悦甚至带有某种喜剧色彩的故事,这种故事与背景之间的反差本身就具有巨大的张力。

具体地说,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自始至终存在。貌似很简单的小事,都存在着这种碰撞。德龄试图通过日常生活改造慈禧,让慈禧接受西方的进步事物,实际上慈禧也确实接受了。但是正如光绪在唐大卫牺牲后对德龄所说:“德龄,我们都一样是有幻想的人。朕的幻想保全了皇爸爸,却牺牲了六君子,让康梁流亡海外,让袁世凯志得意满;你的幻想让皇爸爸接受了照相、法国化妆品、英文报纸、油画,甚至还有留学生,可她还是会毫不留情地铲除异己,扼杀那些比她想得远,走得快的人……”

德龄的救国梦由此破灭。君主制、君主立宪制与共和制的争论贯穿始终。甲午战争战败,大大刺激了年轻的光绪皇帝,他开始想实行变法维新,就在此时,康有为应运而生。“戊戌变法”是整个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一次运动(原谅我不用“革命”二字)。这一点,历史越久远就越明了,可惜它只有一百零三天。假如变法成功,那么中国很有可能如同明治维新后的日本那样,突飞猛进。在变法过程中,光绪曾经当面顶撞慈禧太后,这在当时是需要极大胆量的!根据容龄的回忆录,光绪的确在慈禧的千手千眼之下大胆问“康”。无数史实证明了光绪绝非懦夫,而是一个有血性有思想勤政爱国的君主。变法失败后两年,便发生了庚子国变。在庚子年中,历史充分暴露了慈禧的无知、狭隘、专横、误国。她相信了荣禄提供的假照会,其中勒令皇太后归政一条极大地刺激了她,她竟不顾清朝当时的国力,以卵击石。她一方面怂恿义和团扶清灭洋,造成杀害德国公使克林德的惨案,另一方面竟敢同时向十一国宣战,并连杀了两名主和大臣,导致了八国联军的入侵。此举无疑是把国家推向了灾难的深渊!

庚子年西狩,慈禧的确吃了不少苦,也有所反省,但她推行的所谓五年新政完全是掩人耳目,“国体不变,新政何为”,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打败了君主制的俄国,这完全说明了问题,而庚子年后,慈禧被洋人打怕了,由排外转为媚外,所谓“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便是当时她臭名昭著的口号。就是这样,也没能抵挡住随后而来的侮辱:日俄大战的战场竟然在满洲境内,这自然是堂堂中华的奇耻大辱!而这正是德龄姐妹进宫前后的历史背景。

无数志士仁人在寻找救国之路。主要是孙文为首的革命党(主张共和制)和康有为为首的保皇党(主张君主立宪制),也就是被慈禧诬为乱党、逆党的两派。尽管对他们的历史评价至今人们仍在争论不休,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他们热爱这个国家,为这个国家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

而表层的故事多以后宫为主,后宫以宫眷为主,女性占绝大多数,这样表层就会好看。当然,后宫也很险恶,譬如慈禧与皇后联手做掉四格格的侍女茧儿、对四格格敲山震虎、对德龄多次试探、对容龄暗恋光绪的怀疑及对卡尔和怀特等的监视……这些都令人感到清宫中充满了陷阱。当然,在史实中,容龄爱的是一个太监,而德龄则暗恋光绪,德龄是在出宫后才认识怀特的,怀特并非牙医,而是当时美国驻沪副领事。

本书当然也写了慈禧人性的一面,这段时期是她真正的晚年,她害怕孤独,渴望亲情,但即使这样,她也无法克制自己的多疑与乖戾。她其实至死都没有真正的反省。但是“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历史潮流谁也无法阻挡。她死后三年,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爆发了。

这部小说还有一个初衷,就是开创历史小说的一个新样式。让“历史”更加“小说”,让历史真正小说化,而不是那种板着面孔的历史小说。

是不是达到了自定的标准,看读者的评价吧。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