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序/颠覆与致敬:乔治·马丁的《冰与火之歌》(3)

在这一片谴责声中,以科幻成名,但十多年来已退居影视编剧幕后的乔治·马丁悠悠唱起了比谁都厚重繁复的《冰与火之歌》……

乔治·雷蒙·理查·马丁(George Raymond Richard Martin)1948年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的贝约恩市(Bayonee),年幼时即开始创作,曾撰写怪兽故事卖给邻居小孩,并装出各种腔调扮演剧中人物。进入中学后他爱上漫画,曾认真收藏,并对美式超人漫画情有独钟。

高中毕业后,马丁进入伊利诺州伊凡斯顿的西北大学就读,主修新闻写作,1971年取得硕士学位。他深知以创作为生的艰苦,于是在此后的十年间,他一边学以致用,为美国志愿服务组织工作,也曾在爱荷华州都布克市的克拉克大学教授新闻写作,一边则利用暇余时间进行创作。

马丁第一篇正式在科幻界刊物上发表的作品,是刊载于《银河》(Galaxy)科幻杂志1971年2月号的科幻小说《英雄》(The Hero),描写一位功勋显赫,打算衣锦还乡,安度余生的战争英雄所遭遇的种种难题,结局相当出人意外。

之后马丁陆续发表了许多短篇作品,分别刊载于当时最重要的几本科幻杂志上,尤其以《类比》杂志为主要发表场域。他很快以感伤怀旧的浪漫笔触,略带哥特气息的荒凉氛围,以及糅合恐怖小说元素的科幻作品,受到读者瞩目。发表于1974年《类比》杂志6月号的中篇小说《莱安娜之歌》(A Song for Lya),即为此一风格之最佳代表。故事的时空背景是遥远的未来,一对具有心灵感应能力的爱人,奉命前往一古老而原始的星球,调查当地的神秘宗教。该宗教的信徒最终目的为一近似自杀的行为,他们会前往荒郊野外的一个洞窟,与某种怪异的外星生物“结合”。据说加入该教之后,可以拥有无与伦比的被爱、被了解的感觉,即使是能够心灵感应的主角也无法达到这种境界,而与他人“结合”即是教徒的最终归宿。这篇小说探讨了人类对自身存在的质疑,对孤寂的恐惧,以及对被爱和被瞭解的渴望,但同时肯定了人之所以为人的独特性与主体性。《莱安娜之歌》不但入围了该年度的星云奖,更为马丁赢得第一座雨果奖。两年后,马丁便出版了第一本短篇小说集《莱安娜之歌》,收录十篇科幻小说。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