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战略,坏战略》第3章 坏战略防不胜防(16)

领导者可能成功地确定了关键性的挑战,并且提出了总体方案来应对这一挑战。但是如果后来制定的战略目标不切实际,那就不可能取得多大成就。好战略的宗旨在于为克服关键挑战提供一套可能实现的行动方案。如果领导者设定的战略目标实现起来与克服挑战的难度相当,那么这个战略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了。 2006年,曾是美国海军上将的戴维·布鲁尔被任命为洛杉矶联合学区的学监。这是美国面积最大的学区,布鲁尔面临的一个严峻任务就是力挽狂澜,提高这个学区的成绩。

在加利福尼亚州,评估学校办学情况的依据是学校在全州的集中测试成绩(aggregate test score),即学术表现指数(API)。洛杉矶共有991所学校,很多学校在测试中的表现都不错。然而,有309所学校没有达到美国教育部《不让一个孩子落后》法案规定的目标。布鲁尔认真研究了学区的形势,不久就确定工作中的最大挑战在于该区考试成绩最低的34所学校,包括17所初中和17所高中。他将这34所学校定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计划首先着重提高这34所学校的成绩,然后再接再厉,在以往成就的基础上提高其他学校的成绩。

值得称赞的是,布鲁尔制定的战略具有明显的专一化特征,因为这34所学校在API考核中的表现一直都是最差的。通过这场攻坚战,就可以顺带解决很多历史性问题,消除过去那种监管体制层级过多、工会控制过牢以及管理权过于集中等弊端。其实,将这一挑战作为战略重点是很合理的,因为集中力量处理好整个关键问题之后,就会取得一定的成就。

然而,应该指出的一点是,目前对于“成绩”的定义是不合理的。用API成绩来评估学校办学情况容易忽视其他方面的很多问题,比如洛杉矶联合学区高得惊人的辍学率,而非洲裔和西班牙裔的学生辍学率尤其高。这两类学生构成了洛杉矶学生的主体,他们所占的比例分别是13%和70%。这个学区的非洲裔高中生的辍学率高达33%,而西班牙裔高中生的辍学率是28%。按照现行的评价标准,要提高学校在API考核中的成绩,就要将那些成绩最差的学生劝退,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情况啊!

如果领导者把挑战的主要特征定性为表现不佳,这就为坏战略的制定奠定了基础。表现不佳只是一种结果,真正的挑战在于导致表现不佳的那些因素。除非领导者能够解释清楚为什么过去的情况一直不尽如人意,或者为什么挑战如此严峻,否则就很难制定出好战略。

例如,布鲁尔的7个关键战略之一就是“建立起由具有共同的信仰和价值观,并对所有成年人和学生抱有期望的人组成的学校和学区领导团队,为不断改善办学质量提供支持,确保高水平的教学”。要实现这一点,可以培养“行政领导和其他领导的能力……在日常工作中,改革型领导需要制定高度专一的计划来培养、提高并运用关键能力”。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