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战略,坏战略》第1章 好战略可遇不可求(6)

施瓦茨科普夫的参谋们原先拟订的计划是派遣地面部队直接进攻科威特,估计这会导致2 000人死亡、8 000人受伤。他否决了这个策略,而是采取了一种双管齐下的计划。根据这个计划,首先通过空中打击,让伊拉克军队丧失一半的作战能力,之后秘密实施“左勾拳”战略,派遣大部队对伊拉克军队展开迂回包抄的阵势。当全世界的目光都跟随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报道,紧盯着集结在科威特南部的多国部队时,已经有一支兵力多达25万的部队被秘密调往科威特西部,紧接着挥师北上,进入伊拉克南部空旷的沙漠地带。当地面作战开始时,这支部队继续北上,之后向东部进发,摆开“左勾拳”阵势,作为主攻部队对伊拉克共和国卫队侧翼展开猛攻,而驻扎在科威特南部的多国部队向北部进攻却是次要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受命缓缓北进攻打科威特,但这只是一个诱饵,目的就是将隐藏在战壕和堡垒中的伊军引诱出来,而伊军出来之后,其侧翼就会受到部分主攻部队的攻击。海军陆战队并不准备登陆,其存在的意义就是转移伊军注意力,为主攻部队创造有利条件。

施瓦茨科普夫指挥多兵种实施的“左勾拳”战略非常成功,地面作战仅仅持续了100个小时便大获全胜。经过历时一个月的空袭,伊拉克的坦克与大炮被打垮了,之后便被隐藏了起来,装甲车也被炸毁而无法发动,伊拉克军队失去了掩护。多国部队综合利用坦克、步兵、攻击直升机和轰炸机发动的地面攻击迅速而猛烈,对最终胜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因为伊拉克共和国卫队虽然作战英勇,但没有什么回旋余地,也无法在短时间内调集充足的备用资源。最后,也许是最重要的一点,萨达姆命令伊军指挥官不得动用化学武器。这些化学武器以炮弹形式存在。在两伊战争中,伊拉克曾经使用化学武器阻止伊朗的进攻。如果这次伊拉克使用化学武器,多国部队将要付出数千人伤亡的代价。海军陆战队的指挥官们曾经估计,如果伊军使用化学武器,海军陆战队将会损失20%~30%的兵力。但是,这场战争结束后,从俄罗斯人那里收集来的情报显示,萨达姆慑于美国的核威胁,担心使用化学武器后会遭到美国的核报复。

伊拉克侵略军大部被歼之后,剩余的部队便逃离了科威特。多国部队的伤亡很少,第一天仅有8人死亡、27人受伤。多国部队制定的多兵种、“左勾拳”的战略大获成功,以至于很多在2月份担心出现堑壕战的专家们到了3月份便纷纷指出多国部队的兵力远远超出了实际需要,结局是注定了的。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