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日当中(第1部)》“玄武门事变”的导火索(2)

与此同时,秦王李世民也统率大军出发了。在另一条战线上,进攻武灵县的突厥人在灵州都督李道宗的打击下,也遭到挫折。

颉利可汗见进攻势头已经被唐军所遏制,不想恋战了,反正此番南下,劫掠颇多了,于是在八月二十六日,派人与唐政府议和,然后率军返回国内。

颉利可汗所发动的“八月攻势”,证明了突厥的军事力量仍然十分强大,面对强悍的游牧骑兵,唐军显得比较被动。唐军所取得的胜利,大多是防御战中的胜利,并非反击战的胜利,唐骑兵在规模上还难以同突厥人抗衡,无论是速度、机动性还是冲击力,均不如突厥骑兵。虽然突厥的军队占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唐军在作战中不断地积累经验,李靖是第一次与突厥人交战,他也从实战中不断研究突厥骑兵的战法,探索新的战术,这为他日后扫平突厥打下了基础。

颉利可汗的撤军并不意味着战争的结束。小规模的争夺战依旧激烈地进行着。

九月后,突厥骑兵又相续侵扰并州、幽州、蔺州、鄯州、宜州、彭州等地,给这些地方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

李渊对突厥的态度日趋强硬。

颉利可汗将频繁的侵扰当做打击唐帝国的法宝。如何对付游牧民族的骑兵入侵,对于农业文明的中原帝国来说,是一大考验,这种侵扰战,对于有固定居民点的中原地区十分不利,很容易遭遇突袭,虽然可以利用坚固的防御工事来抵御敌军,并且恃机反击,但这种战法只有击溃战,很难打歼灭战,很难重创敌军的有生力量。所以突厥骑兵尽管在入侵过程中也吃过不少败仗,但并未损伤其实力。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以掠夺百姓与财产为目的的骚扰战,着实让唐王朝颇感头疼。

要完全摧毁突厥人的军事力量,只能全力出击,深入敌境。但是显然,刚从内乱中走出的大唐帝国首要任务是疗治战争给国家与人民带来的创伤,眼下还没有实力发动对突厥的全面进攻。

颉利可汗也看清了这一点,所以他要不停地侵掠,只有不停地侵掠,才能拖垮唐帝国的人力与财力,这是突厥的战略。这个战略,有其高明之处。微带寒意的春风,迎来了武德九年(626年),这将是风云起伏的一年。

冰雪融化,春暖花开。大地一片生机,这是一个猎食的季节。

从二月到四月,突厥骑兵又如一阵风掠过帝国的北疆,连续对原州、灵州、凉州、朔州、泾州等发动侵掠,攻击宽度达数百里。

李渊将安州大都督李靖调往灵州,出任灵州大都督。此时突厥的攻势十分凌厉,前锋已经抵达峡石(今甘肃金积县西南),李靖立即率军赶赴前线,在峡石建立防御工事。灵州多次遭遇突厥人的袭击,是战祸的重灾区,因此李靖的责任十分重大。李靖视察了峡石的阵地,选择有利地形,阻击突厥骑兵的进攻。

四月二十日,突厥骑兵开始对李靖的阵地发动猛攻。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