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殇:晚清民国 十六城记》前言(4)

城市之光

由于历史断层的存在,许多人在一座城市中出生、成年、度过一生,对自己的城市和它的历史或许依然一无所知。那些被淡忘的历史,就像是一条曾经从城中蜿蜒而过的河,现在可能已经干涸,甚至被楼宇的地基掩埋,但它曾生动地流过,并将继续流下去-- 只要我们愿意在夜深时重新倾听这些来自历史深处的暗涌。

我选择了16座城市作为切片,分别从市政建设、民主探索、金融秩序、实业振兴、军事化转向、公共空间的营造、文化转型、宗教改革,甚至博览会的影响等角度,去寻找它们在历史中的基因突变,以及现代中国的成型。

这个计划持续了4年多。除了一些常见的近现代中国史研究资料,主要使用的是地方志、地方文史资料、对地方知识分子的采访记录等原始文本。我希望对这些相对零散平实的素材,进行大历史背景下的重新观察与整合,通过对这些个案的探索,勾勒出时代的整体风貌。

第一章集中于中国内部对城市化的早期探索。安庆的军械所和马尾的造船厂、船政学堂,是洋务派给这两座小城带来的一线生机。然而,在曾国藩和左宗棠的时代,中国传统的城市观念依然根深蒂固,西方的城市逻辑更被视为无物,先行者安庆与马尾没能完成的使命,最终留给天津。经过李鸿章的苦心经营,八国联军的改造,以及袁世凯的力挽狂澜,这座曾经的卫城从帝国的版图中脱颖而出,在警务、教育、民生等领域颇多建树,与袁世凯的个人神话相互应和,成为晚清城市化的一块活化石。这三座城市的兴衰浮沉,暗示着19世纪末的中国人正如何艰难地跨越东西方城市理念之间的鸿沟,寻找革新的道路。  19世纪中叶以来,西方的城市理念在中国留下深刻的投影,第二章所描述的三座城市-- 香港、澳门与哈尔滨,就是三种不同的烙印。这三座城市迥异的命运背后,站立着英国、葡萄牙和俄国三个巨人。英国的重商主义理念建立起香港的城市品牌,不仅颠覆了整个中国的金融秩序,更缔造了崭新的城市想象;澳门的相形见绌则是葡萄牙时代落幕后的又一次惨烈回声,从全球视野来看,大航海时代的殖民逻辑已经彻底失效,葡萄牙人的急功近利与无所作为,最终造成了澳门的畸形格局和诡异的城市梦想;俄国则代表着另一种保守的力量,他们仍然热衷于征服土地,大规模移民,依靠信仰系统和商业手段,进行"去中国化"的尝试,开拓了边城哈尔滨,只不过,半个多世纪后,这座信仰的天堂,最终还是功亏一篑。这三个案例都可以成为中国人认知西方城市理想的镜子,也影响着中国人对城市梦的选择。

第三章聚焦于时代交错的那些瞬间。辛亥革命前后的几年间,三座位居"风眼"的城市,都在平静中暗藏玄机。在长沙,人们建立起一组此起彼伏的乌托邦的共同体,维新、君主立宪、暴力革命、新民主主义、马克思主义……各种溶液在城市的试管中混杂、融合、排斥、爆炸。这座城市被不断地填充,不断地赋予新的意义,长沙令时代侧目,也影响着新生的一代和未来的中国;在上海,中华书局选择与民国政府在同一天成立,通过教科书改革和出版业的自由竞争,塑造出未来社会的格局;而在北京,公园经历了符号化的不断嬗变,最初与西方文明嫁接,后来变成权力的象征,最终却又成为民主的容器,北京公园的命运,暗示着中国向现代文明过渡过程中的艰难抉择。

而在第四章,我希望探索的是专家治国在晚清民国的成效及其困境。在南通,张謇解决了困扰国家几千年的水利问题,他不仅是最负盛名的实业家、状元,更是一位水利专家,因水而生,为水而死,这一点往往被人忽略;在杭州,被孙中山视为财政第一人的张静江,通过博览会的形式来改造这座传统都市,最终促成了它的现代化嬗变;而在汉口,市政改革曾让这座城市濒临民主的边缘,却终究还是与之擦肩而过。专家与权力之间的相持,地方与中央之间的牴牾,加剧了民国的悲剧。  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里对明朝的文官制度有过精彩的分析,而他自己生活的民国时代,其实正提供了另一种案例--军国理想蛊惑中国人长达半个多世纪,军人成为统治者,用各种匪夷所思的思路治理国家,改造城市,收获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果实,也带来了经久不散的阴霾;与此同时,士绅阶层的个体探索,交织着浓厚的使命感与霸道的家长意识,同样塑造出不少城市传奇。这两种统治模式在民国都氤氲出新的气象,也引发了新的危机。第五章记录的主角们都曾进行过诸多有益的实践-- 孔繁锦在天水发展实业,卢作孚在北碚振兴西部科学,李宗仁和白崇禧以斯巴达式的军国理想营建南宁,刘文辉通过儒家与佛教的合力来调和西康的民族问题..只不过造化弄人,万历十五年的纠葛仍将在军人与士绅的心理板结中继续衍生。

现在,这些城市往事大多已经化成灰烬,但它们并未消失。它们只是在帝国的深秋里,随着萧萧坠落的枫叶一道汇入大地,与这个国家的骨骼血肉融为一体。因此,当我试图寻找这些被湮没的城市往事时,不可避免地需要撬动整个国家和整个时代。费孝通的《江村经济》出版半个世纪后,仍遭到他的同学埃德蒙特·利奇的质疑,"在中国这样广大的国家,个别社区的微型研究能否概括中国国情"。7 事实上,没有一本书或一套书可以承担这样的功能。我无法做到费孝通先生那样长久而深入的实地调查与研究,也无法(更无意)上升到纯学理的高度。我试图做的是勾勒出那个时代模糊的天际线,找回那些在鸿蒙中垦荒的身影、那些已经被我们的时代淡忘或篡改过的面孔。但我希望寻找的角度是相对完善的,能够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思想、信仰、历史地理学、城市理论、水利学、移民史等视角进行不同的观察和反思,从这16座城市中寻求一些规律性的启示。事实上,许多当下的问题,也都能够从中找到答案。我相信这些来自历史深处的转瞬即逝的光亮散点,依然能够帮助我们照亮现实的迷惘。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