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师徒——曾国藩与李鸿章》第二章 科举考试种下的师生缘分(11)

名师出高徒——曾李二人齐头并进

就在曾国藩开始辉煌人生的这一年,李鸿章出现在他的视线中。在去往北京的路上,李鸿章意气风发,连作了十首《入都》诗。一万年来谁著史?八千里外觅封侯。这句气势果然不同凡响。当年西汉班超的“觅封侯”让李鸿章用在了自己的诗句中,可以看出他志向不是一般的远大。在曾国藩通过大考、荣升翰林院侍讲的同一年,李鸿章也遵听父命来到了北京。

李鸿章的父亲李文安当时在刑部担当郎中一职,正五品。不管是年龄还是官衔,李文安都要比曾国藩高些。但是李文安并没有因为这些而觉得在曾国藩之上,他反而觉得曾国藩是个了不起的人,所以两人的私交还算不错。李鸿章进京不久,就在父亲的引见下,拜会了曾国藩。年龄相差十二岁的两人,竟然一见如故,这种冥冥中安排好的见面铸就了他们二十多年的交往,也正是这次见面成就了晚清两代权臣之间亦师亦友的关系。而分析起两人为什么能这么快惺惺相惜、视为知己,这就不得不从两人的个人修养和志向说起。

曾国藩的“学术方向”是理学,也就是儒学的新发展。他以精研理学为己任,对自己的要求那叫一个高。他有个座右铭就很深刻地诠释了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这个座右铭够狠吧,难道人类就分圣贤和禽兽两类吗?当然不是,绝大多数的人属于两者中间的那类—凡人。但曾国藩却不这样认为,他要按圣贤的标准要求自己,如果达不到这个标准就是禽兽,这样的行为准则真是太苛刻了,但曾国藩却不懈地坚持着。在加强自身修养的同时,曾国藩还有远大的理想—治国平天下。其实,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本来就是儒家的信条,这个信条是个有机的整体,只有自身修养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才能谈到治国平天下,自己的思想层次到不了高层次,为国家、人民分忧就是空话。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