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中了秀才只是漫漫科举路的第一步,后面还有很长的路等待着曾国藩。为了实现自己乃至全家族的愿望,曾国藩义无反顾地背上行囊,开始了新的征途,这次他去的地方就是世人景仰的岳麓书院。岳麓书院不单单是“重点高中”这样的概念,它是当时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而且是最著名的。在这里不但可以接受最好的教育,而且可以得到良好的学习环境。曾国藩也用自己的实力,证明自己配得起在这里读书。当时他在书院里可以算得上屈指可数的好学生,诗文俱佳,而且人品也得到了书院老师的赞赏。
经过一年的刻苦学习,曾国藩踌躇满志地踏上了前往北京的道路。他以乡试第三十六名举人的身份参加了礼部会试—“北京我来了!”道光十五年(1835年)曾国藩长途跋涉来到了清朝的心脏—北京,他激动,更多的是紧张,他知道这次考试对他意味着什么,他诚惶诚恐,等待着考试的到来。可能是命运女神要给曾国藩一个挫折吧,这次会试他的成绩并不理想,没有考取进士。这让曾国藩感受到科举并非想象的那样容易,毕竟这是“国家大考”,全国人才济济,能从众多能人中脱颖而出绝非易事。
不过,恰好当年是皇太后六十大寿,按照惯例可以增加一次会试,这让心灰意冷的曾国藩又燃起了希望。多一次机会就多一分成功的可能,曾国藩没有气馁。为了来年的加考,他放弃了回湖南老家。湖南距离北京千里迢迢,与其在路途上浪费时间和金钱,还不如留在北京刻苦用功。他写信给自己的祖父、父亲,家里人对曾国藩的决定表示了支持,只要曾国藩有这份上进的心,做家长的还有什么好阻拦的呢?
曾国藩为了减少日常开支,住进了京城的“长沙会馆”,这是为接待长沙府应试举子而设置的,曾国藩这个湖南举子自然也得到了会馆的接纳。在北京期间,曾国藩更加投入到学习之中,他坚信自己能够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