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师徒——曾国藩与李鸿章》第一章 世上再无曾国藩(4)

接下来,曾国藩开始了第三步,前两步都是做给外界看的,第三步才是关键,那就是查清事件的前因后果。经过十多天的调查,曾国藩写奏折向朝廷汇报了查明的事实和自己的分析。

第一,当事人王三的口供有问题,反复翻供,是否是传教士的指使没有证据;

第二,询问了在仁慈堂的儿童一百五十余名,都是自愿的,不是被拐来的,挖眼剖心纯属谣传;

第三,教堂、仁慈堂有地窖,都是外地工匠修建的,天津百姓认为里面有猫腻,实地查看后,发现地窖只是放煤用的;

第四,有人进入仁慈堂后不愿出来,大家就以为里面有迷惑人的药;

第五,仁慈堂接收将死之人,让传教士给死者做洗礼,百姓看到人进去却不见出来,以为被杀;

第六,仁慈堂的房间很多,一些亲属进去了分在不同的房间居住,很长时间见不了面,互相认为是被害了;

第七,仁慈堂内死亡的人数不少,都是晚上掩埋,有时一个棺材放两三具尸体,而且死亡状况与正常死亡不同。

可以看出,曾国藩调查天津教案事件确实费了很多心血,不放过细节问题,从侧面说明他对此事的谨慎态度,但他遗漏了法国领事丰大业先开枪这个事实,如果没有丰大业的挑衅行为,天津教案可能也不会发生。曾国藩的调查报告,基本上将引发骚乱的责任归咎于民众的无知和百姓、洋人之间的误解,从而为下一步处理埋下伏笔。

查明了事件情况,第四步就是抓人,抓“骚乱分子”,这件事情比较麻烦。事件没有前期预谋,民众属于自发而起的,没有明确的组织者,而且场面非常混乱,谁动的手谁打的人,都是一笔糊涂账。而这时,法国方面也跳出来摆明了自己的立场,一共提了四点要求:重修教堂、埋葬丰大业、查办地方官、惩罚凶手。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