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怅望山河》湖泊的死与生:洞庭小湖到八百里巨泽(2)

大概由于长江高水位的顶托作用,抬高了湘江等河流的水位,减缓了其入江的水流。再加上洞庭湖区地质缓慢沉降的趋势,终于使洞庭湖从一个平原上若干个较小的湖泊,不断融合扩大。大约是东晋南朝时期,北面荆江大堤的修建,标志着洞庭湖进入了快速发育的“青春期”。

北魏郦道元为《水经》作注。他在“湘水注”中明确记载洞庭湖“广圆五百余里,日月若出没其中”,湘、资、沅、澧四水分注湖中。大抵此时洞庭湖已基本定型,有相当大的水面了。

唐代是我国的一个暖湿时期,降水增多,雨量丰沛。洞庭湖吞吐长江,形成了一个烟波浩渺、气象万千的大湖,称为“八百里洞庭”。此时,北面的云梦泽仍有大片湿地沼泽,于是有了“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长江南北的“双湖”景观。李白在《游洞庭湖》一诗中写道:“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写尽了江湖的浩阔与壮丽。

为什么先在长江北岸修堤呢?

荆州是一座大城市,是楚地的政治中心,江汉平原的主要经济区,且居于上游。上游的水利工程很少会考虑下游的利益。明代张居正更是采取“舍南救北”的方针,把在长江北岸筑黄檀长堤作为重点工程,把保荆江大堤作为政治任务、重中之重。这位“张江陵”无疑首先是为了万历皇帝的老家湖北钟祥和显陵万无一失着想,其次也是为了保自己的家乡荆州。--钟祥位于荆门汉水之滨,地势低,至今城内仍有一个大湖,景色极美,那里正是古云梦的北界。长江有一条古河道正是分流至汉水,再在汉口附近入江。

张居正的政绩是,悉数阻塞了江水进分流穴口,让长江水沙全部向南分泄,进入洞庭湖平原。于是,湖底淤高有增无减,洪水南倾,“每年夏秋之交,洪水泛滥”,南岸坍塌严重,洞庭湖与南边的青草湖连通,水面迅速扩大。于是有了水吞三楚白,山接九嶷青,空阔鱼龙舞的壮丽景象。

据清代道光年间的《洞庭湖志》记载,全盛时期的洞庭湖面积达6000平方公里,为现在的两倍多。--此时,洞庭湖完全取代了云梦泽,起了调节长江中游来水的作用。夏秋洪水季节,洞庭湖水深数十尺。南宋杨幺的农民起义军所乘楼船高数丈,载千人,可在湖内乘风破浪。

长江与洞庭湖水系曾一再被打乱。

虎渡河与弦调两口分长江水入洞庭,明代即已存在。而藕池河、松滋河分水入湖,则分别是在清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和同治十二年(公元1843年),藕池口、松滋口两处大堤向南溃决形成的。(周魁一:《水利的历史阅读》,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年)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