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怅望山河》拦江成湖,蓄起来的不只是水(2)

在写了几篇报道后,我又写了篇内参,反映长江三峡污染问题。当时,任何与三峡工程有关的“负面报道”,都是比较敏感的,而且也发不出来,这不是可以公开讨论的重大话题之一。当时,我已由新华社国内工业采编室调任国内教科文采编室任主任。记得,1984年新华社内部内参编辑室主任,编发了一篇分社记者发来的稿件,反映了小矿山、小煤窑乱采滥挖,对资源造成的破坏。当时中央鼓励“有水快流”,个人集体一起上大办矿业。中央一位领导在这份内参上作了十分严厉的批示:“没想到半路又杀出一股黑风”--这位坚持己见坚持原则的老同志,因此被调出内参室,来到我所在的工业采编室,心情相当抑郁,不久,突发脑溢血,虽抢救过来,但已不能工作。

此时我参加首次南极考察归来,利用休假,刚把在上海治病的母亲送回浙江老家。突然接到县委办的通知,说新华社总社打来电话,任命我为国内部副主编,立即回京上班。我接替的正是那位病重的老同志的发稿工作。前车可鉴,任何内参的作用与好坏的标准,实际上只有两种:一、是否有领导批示;二、批示内容如何,肯定否定,还是一般的参阅。

考虑再三,我还是“秉笔上书”。当我写出这篇稿件后,为了使其能顺利发出,还是很费了一番脑筋。1993年11月23日,这篇稿件通过内参发出。内参全文如下:

三峡污染日趋严重,长江水质恶化值得引起关注

新华社讯 长江中上游污染日趋严重,干流水质恶化值得引起重视。特别是位于三峡库区沿岸的城市和企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量工业和生活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长江。如果不从现在开始着手治理,并结合城镇搬迁和移民安置进行科学的工业布局,未来三峡库区将出现大面积的污染带和污染水域。三峡水库建成后有可能成为第二个污染严重的“滇池”。

长江系重庆市地表水系,与其主要的一级支流嘉陵江成为重庆市的主要生产、生活饮用水源。长江又是重庆市的主要纳污水体,重庆市的主要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都直接或间接排入长江。目前,重庆市每年排入长江的污水总量达5.56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达3.9亿吨。按城市人口240万计算,长江、嘉陵江年接纳的生活污水总量为1.66亿吨,到本世纪末,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将有大幅度增加。

据了解,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排入长江的次级河流污染也日益严重。据重庆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对19条次级河流52个监测断面的水质监测,属重度污染和严重污染的占49%,临江河、壁北河、綦江河等尤其严重。其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大肠菌群、氨氮及COD。“中华环保世纪行”采访团最近乘小艇察看了重庆城区的几十个河网化排污口。一个排污口排出的废水污染一大片水域,臭气冲天。据监测,长江干流在重庆的入口处,24项水质监测指标已有5项超标,而流经重庆后增加到10项。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