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怅望山河》江与湖:长江生态系统的渐变与突变(2)

到2011年6月20日,与洞庭湖、鄱阳湖相通的江城陵矶和湖口水位,分别达到了28.39米和16.91米,比干旱最严重的5月15日分别上升了6.13米和8.09米。

这种似乎罕见的长江中下游大面积春旱和“旱涝急转”现象,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媒体和有关部门、学界、专家、群众间引发了一场激烈的讨论。

面对种种异象和“极端天气”,一些人垄断了几乎所有相关信息,阐释灾害和科学的话语权,占领了舆论的滩头,并断言,长江中下游任何灾变与三峡大坝均毫无关系。由于表达太偏激、结论太绝对,似乎粘腻着太多的个人或集团的利益好恶--因此很难消除地方与部门、民众与水电企业之间的隔阂,彼此互不信服也互不信任。由于信息不透明,群众只能懵懵懂懂地猜疑、联想和推测,显得“无知”与“愚昧”。

现象和本质的两侧,民间无法进行客观深入的认知,接近真实和真理。

重大工程往往与政绩、政治与经济搅混在一起。

商品经济发展到今天,拒绝诱惑的严谨学术,公正客观的科学评价几乎不存在--因而,它们某一天被纠正、颠覆的可能也永远存在。几十年来中国建设起起落落,曲曲折折,其中许多事例、许多工程已经证实了这一点。即使对多数人“再明白不过的启示”,对另一些人来说,也不可能启迪任何心智,哪怕接受经验教训--因为脑袋很可能是由“屁股”决定的。

肯定与赞美不一定都可疑,就像盲从轻信未必是优秀的品质一样。社会行业和职业间缺乏共识和公认,信息又不那么透明,争论仍在继续。有不同的声音是正常的。对三峡水库的发电等“综合效益”的伟大意义,这几年大力宣传,家喻户晓,认识已经“相当充分”。反之,对其产生的负面影响几乎一无所知,也没有任何心理准备。

毕竟进入了信息时代,毕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不容怀疑,舆论一律几乎是不可能的,也不合民主科学发展的进程。现在可以看到的主要观点,大致有以下几种:

——凡是大面积重大的气象灾害,都是因为大气环流异常造成的。长江中下游大旱与三峡水库无关。“应该还三峡水库以清白。”

——“长江中下游旱涝急转不能完全归罪于自然。”中国科学院东南资源与环境综合研究中心主任佘之祥的观点有一定的代表性。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