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怅望山河》水底古城:不该遗忘的见证(3)

1960年夏秋,“大跃进”和浮夸风造成的灾难性后果已经开始显现。庐山会议上,彭德怀等对此提出不同意见的人,被毛泽东决意打成了“反党集团”。为了证明“反右倾”的正确,“三面红旗”正确,证明“超英赶美”是完全能够实现的,各地继续大修水利,掀起跃进高潮。--太需要有个成就来鼓舞斗志了。尽管各地放出了许多粮食高产“卫星”,升帐了众多“钢铁元帅”,但终归嘈嘈杂杂,经不起推敲核实。

作为新中国标志性水电工程的黄河三门峡水电站,这时已经遇到了泥沙淤积等诸多麻烦,进退两难,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着手泥沙的治理,修改原设计方案,高坝已筑至106米,突然改作中坝使用,降低水位,真是无可奈何!恰在这时,群山延绵的浙西,钱塘江上游,在铜官峡谷中传来捷报,耸起了一百多米的高坝,这就是我国第一座自己设计建设的大型水电站新安江电站。

--新安江传来的消息特别鼓舞人心。曾经藏在深山中鲜为人知的新安江,随同电站建设创造的奇迹传遍全国--大坝的高度将达108米,圆了一个前人不敢想的高坝梦。

大坝合龙时,庆典隆重而热烈,新安江畔人山人海,红旗招展,举国欢庆。

这座今天看来发电能力不怎么大的水电站,库容却不小,水面浩阔,汪洋一片,达600多平方公里。

数字虽然有些枯燥,但还是需要提及,电站装机66万千瓦--不到长江三峡水电站总装机2250千瓦的三十四分之一,比三峡一台机组还小一点。新安江电站按照原设计能年替代电煤近100万吨--而建成后几乎从未达到过。新安江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112亿立方米,而这座水库的库容为178亿立方米--需要新安江断流一年半才能蓄满水。从很多方面来看,数学都是最基本、最精确的一门科学,数字历来也是人们无穷思索的一部分。--至少修建高坝、大库,小电站、大移民,这种配置今天看来很难说是科学和谐,经济合理。

半个多世纪以前,因修建新安江电站实际移民29万(1956年统计,水库正常水位110米时需迁移人口23万多人,另有洪水时期临时影响人口5万多人,逐年增加人口还未统计在内)。如按今天的情况计算,移民和受耕地减少影响的居民已近百万,这绝对是个不小的数字。

有些往事,到今天还是说不清该庆祝还是该悲伤,因为是以“国家行动”的名义。两座县城,即千年古城淳安和遂安,以及上百个村镇,随着大坝的升高和蓄水,相继沉入了水底。浙江西部富饶的淳安盆地成了一片汪洋。--“淳安盆地”这个地理学上的名词,消失在岁月的烟尘和远去的“辉煌”之中,渐渐被人淡忘。取而代之的,则是新安江水库。现在,水库的名字也提得少了,更多地称作“美丽的千岛湖”,仿佛她原本就是天然的湖泊。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