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为什么会“洛阳纸贵”?
《晋书·文苑·左思传》中记载:西晋太康年间出了位很有名的文学家——左思。左思小时候,他父亲就一直看不起他,常常对外人说后悔生了这个儿子。等他长大了,他父亲还是对朋友们说:“左思虽然成年了,可是他掌握的知识和道理,还不如我小时候呢。”左思不甘心受到这种鄙视,开始发愤学习。
经过长期的准备,他写出了一部《三都赋》,依据事实和历史的发展,把三国时魏都邺城、蜀都成都、吴都南京写入赋中。当时人们都认为其水平超过了汉朝班固写的《两都赋》和张衡写的《两京赋》。一时之间,在京城洛阳广为流传,人们啧啧称赞,竞相传抄,一下子使纸昂贵了好几倍。原来每刀千文的纸一下子涨到两千文、三千文,后来竟销售一空,不少人只好到外地买纸,抄写这篇千古名赋。
经济学思维
为什么会“洛阳纸贵”?因为在京都洛阳,人们竞相传抄《三都赋》,以致纸的需求越来越大,而纸的供给却跟不上需求,这样一来纸的价格就不断上涨了。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萨谬尔森(Paul Samuelson)曾经说过,学习经济学是再简单不过的事了,你只需要掌握两件事:一个叫供给,一个叫需求。
什么是供给和需求?供给指的是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某种商品的数量。这种供给是指有效供给,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生产者有“出售的意愿”和“供应的能力”。
需求指的是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的数量,指的是消费者想得到某种商品的愿望。需求不是自然和主观的愿望,而是有效的需要,它包括两个条件:消费者有“购买的欲望”和“购买的能力”。
一般来说,供需平衡时,市场价格就是正常价格。当供大于求时,市场价格低于正常价格;当供不应求时,市场价格高于正常价格。“洛阳纸贵”的故事即说明了供不应求,导致纸的市场价格成倍数增长。
在一般情况下,需求与价格的关系成反比,即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小;价格下降,需求量上升。例如,如果每球冰淇淋的价格上升了10元,你将会少买冰淇淋。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这种关系对经济中大部分物品都是适用的;实际上这种关系如此普遍,以至于经济学家称之为“需求定理”: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一种物品价格上升时,该物品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增加。
但在少数情况下,会出现相反的情形,即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大;价格越低,需求量反而越小。这种商品通常是社会上具有象征地位的炫耀性商品,例如钻石、古董等,它们常常会因为价格的提高,需求量反而增加。
供需机制是市场机制的主体。供需连结着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环节,是生产者与消费者关系的反映与表现。供给与需求是市场内部矛盾运作的核心,其他要素(如价格、竞争、货币流通等)的变化都围绕着供给与需求而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