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追问人生》觉解(6)

以下我们再举两例,以见普通所谓悟,其性质是如上所说者。杨慈湖初见象山,问:“如何是本心?”象山说:“恻隐,仁之端也;羞恶,义之端也;辞让,礼之端也;是非,智之端也。此即是本心。”慈湖又问:“简儿时已晓得,毕竟如何是本心?”凡数问,象山终不易其说,慈湖亦未省。慈湖时正任富阳主簿,偶有鬻扇者,讼至于庭。慈湖断其曲直讫,又问如初。象山说:“适闻断扇讼,是者知其为是,非者知其为非。此即敬仲本心。”于是“慈湖大觉,忽省此心之无始末,忽省此心之无所不通”。“恻隐,仁之端也”等,慈湖儿时已晓得,但无经验为之印证,则这些话对于慈湖都是名言底知识。象山以当前底经验,为之印证,慈湖乃“大觉”,此大觉即是悟。又如阳明“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致知格物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暇外求”。大学格物致知之语,亦是阳明儿时已晓得者,但此晓得只是名言底知识,必有经验以与此名言底知识相印证,阳明始能忽悟其旨。

禅宗所用教人底方法,大概都是以一当前底经验,使学者对于某名言底知识,得到印证;或者以一名言底知识,使学者对于当前底经验,得到意义。此二者本是一件事的两方面,都可称为指点。指点或用简单底言语表示,或用简单底姿态表示,此表示谓之机锋。既有一表示,然后以一棒或一喝,使学者的注意力,忽然集中。往往以此使学者得晤。禅宗所用教人方法的原理,大概如此。

或可问:有没有对于事物底最高程度底了解,即所谓殊胜解?

于此我们说:就理论上说,这种了解是可能有底。一事物所表现底理,我们若皆知之,则我们对于此事物,即可谓有完全底了解。完全底了解,即最高程度底了解也。不过最高程度底了解,理论上虽是可能有底,而事实上是不能有底。因为一事物之为一事物,其构成底性质,是极多底。此即是说,其所属于底类,及其所表现底理,是极多底。我们知一事物所表现底一理,我们即可就此事物,作一我们于《新理学》中所谓是底命题,即普通所谓真命题。我们若完全知一事物所表现底理,我们即可就此事物,作许多是底命题。这许多是底命题,即构成我们对于一事物底完全底了解,亦构成此事物对于我们底完全底意义。于是我们始可以说,我们完全了解此事物是怎样一个东西,怎样一回事。但事实上这是不可能底,因此我们对于一事物底了解总是不完全底,而一事物对于我们底意义亦总是不完全底。

读书导航